• 29阅读
  • 0回复

改革使教育充满活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19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

  改革使教育充满活力
一九四九年,北平和平解放时,这座古城只有九百五十多所小学,八十一所中学,在校生总共只有三十六万名。四十年以后,新建二千一百九十一所小学、七百五十九所中学,在校生达到一百三十多万名。办学条件也有显著改善,城区有不少中学增设了计算机室等现代化设施;农村许多简陋破旧的中小学校舍已翻盖一新。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人民对教育事业越来越支持。北京市中小学生的流失率在全国是最低的。北京也是最早解决小学“二部制”的大城市,近几年入学高峰也没出现“二部制”。
从一九八○年开始,北京兴办职业高中,至今已有各类职业高中一百八十五所、二百三十二个专业或工种,城区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学生的比例已达到一比零点五九。由于教育结构的改变,使相当一批学生在高中毕业时掌握了一技之长,走上工作岗位。
全市教育经费逐年在增长。一九八六年教育经费占市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十六点七,一九八七年为百分之十七,一九八八年为百分之十八点一,今年计划达到百分之二十。从一九八五年以来,市政府还连续四年每年为教育办十件实事。为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市委、市政府及各部、委、办、局及区、县领导每人联系一、二所学校。为缓解中小学教师“住房难”的问题,市政府拨出专款,为城近郊区教工建设了面积五十万平方米住宅,为远郊区(县)先后安排二十五万平方米教师住宅建设指标,并补助专款一千五百万元。为了改善教师待遇,对从事教育工作满三十年的中小学教师在退休时给予奖励,并为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增拨五千个高、中级职称指标。
近年来,北京市又开始了一个深化改革的尝试:从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入手,把竞争机制引入学校内部,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多年存在的弊端,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成为有一定自主权的办学实体,增强办学的活力。这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在核定教职工编制的基础上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实行校内结构工资制。到目前为止,全市正在改革和已完成第一步改革的学校已有九百八十四所,占全市应实行改革的二千零四十二所学校的百分之四十八。一九八九学年度开学后,这项带有首创性的改革将在全市全面推开。 (徐 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