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山野气息 时代风采——谈民间广场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20
第8版(副刊)
专栏:

  山野气息 时代风采
  ——谈民间广场舞
  郭沫勤
伴着高亢的唢呐、昂奋的锣鼓,身着艳丽彩服的高跷演员,纵情奔放地腾跃旋扭,下叉、粘蜻蜓、乌龙绞柱、前小翻……一个个高难动作使人眼花缭乱,如醉如痴,这台以《海城锣鼓》开场的民间广场舞,给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带来一股清新的山野气息。
广场舞蹈,是一种参与性很强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不受场地、人数限制,表演方式随意灵活,特有一种艺术优势和魅力,使之世代相传,成为群众习俗活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意识和欲望不断增强,促进了广场舞蹈的重新崛起,这场节目,就是广场艺术花园中的一束照眼的鲜花。
广场舞蹈植根于风俗民情之中,有着强烈的民间色彩和多样的表现形式,给观众以新鲜的民俗观赏。西藏的《山南卓谐》,以粗犷刚健的鼓舞和热烈明快的白面具舞,再现寺庙落成时的庆典,颂扬藏戏祖先唐东杰布为众生谋利的功绩,别具韵味。海南黎族的《打柴舞》,是由过去盖“船形茅屋”时,为躲闪从屋顶滑下的竹竿,机智地跳跃演化而来的,舞姿敏捷轻快。蒙古族的《安代舞》、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舞》等,都具有较高的民俗价值和审美价值。热烈欢快的情绪,自由洒脱的气势,是广场舞蹈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些节目,将独特的传统形式与鲜明的时代特征相融合,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示了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朝鲜族的《农乐舞》,色彩缤纷,一片欢腾,长裙飘曳的姑娘,敲着长鼓、平鼓,轻快地跳跃旋转,男相帽手同时甩开相帽(长纸带),只见场上几十条纸带彩虹般旋舞,五色纸屑花雨般飘落,欢乐的场景,扣动观众的心弦。安徽花鼓灯《欢腾的鼓乡》(见上图),把情绪舞与情节舞融为一体,表现了淮河儿女热爱家乡的挚情和欢乐、幽默的性格。这些节目,在保留传统形式的同时,着意融入现代意识和新的舞蹈语汇,使作品在朴素的原色中闪现出新的光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