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不能丝毫松懈对反革命分子的斗争——看苏联影片“锄奸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5-22
第3版()
专栏:

不能丝毫松懈对反革命分子的斗争
——看苏联影片“锄奸记”
刘恩启
我怀着激动和感佩的心情,看完了“锄奸记”。像苏联其他以反奸细斗争为主题的影片如“党证”、“永远的秘密”、“愤怒的火焰”等一样,“锄奸记”出色地反映出苏维埃国家保卫工作人员的高贵品质、英雄气概以及他们怎样以卓越的纯熟的斗争艺术战胜了敌人。影片自始至终都以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紧张曲折的故事吸引着人们。
影片围绕着苏联科学家廖其耶夫发明新式武器并到前线实验的事件,展开了整个故事。在伟大卫国战争的年代,苏联工程师廖其耶夫发明的新式大炮,在各个战线上猛烈地轰击着德寇,迫使德寇狼狈溃逃。希特勒匪徒们震惊了!克沙达普将军(德寇特务大本营“俄国科”的负责人)暴跳如雷地对他的喽啰们吼叫着:“不要心疼什么!把所有的人都动起来,花什么代价也要把廖其耶夫弄到手!”在探得了廖其耶夫准备亲自到中央战线去试验大炮的消息后,德寇特务机关派出了许多特务分子,阴谋把廖其耶夫俘掳到德国去,想从他得到这种新式武器的秘密。
苏联国家保卫机关的工作人员知道了这些情况之后,就做了周密的布置,一方面使廖其耶夫处在严密的保护下执行他的任务,另一方面设下了诱敌的圈套,连德寇间谍机关首次派来的老牌女特务卡尔逊,也没有逃过苏联保卫工作者的锐眼。他们掌握了纳粹匪徒的全部阴谋诡计。德国特务捉到了“廖其耶夫”,高兴得很,狂叫了一声“再见吧,亲爱的俄国!”骄傲地上了飞机。可是飞机抵达的地方不是柏林,而是莫斯科;飞机是德国的,但人员却是苏联的;被绑劫的不是廖其耶夫本人,而是由谢尔节耶夫化装的廖其耶夫。德国特务别特罗聂斯库在他们自己的飞机上俯首就擒了。
“锄奸记”告诉人们:帝国主义者和一切反革命残余势力,在自己临近死亡的最后挣扎中,必然极端仇视人民革命事业的每一个进展,每一个成就,必然要进行疯狂的破坏。十月革命后逃亡到德国的白党军官的女儿,沙皇的近卫军,沙皇时代的律师——曾被苏联政府押过的贪污分子,犯过大罪被判处死刑又从监狱里逃出来的富农的儿子等早被苏联人民抛弃了的渣滓,都跑到德国侵略者那里去,经过训练,充当德国侵略者的鹰犬,向苏联人民反扑。这种情况,对于胜利了的中国人民是特别熟悉的。为了破坏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美帝国主义者在台湾、日本、香港等地训练蒋介石残余匪帮的特务,无时不在伺隙潜入我国进行破坏活动。但这些家伙永远逃不出中国人民的巨掌,正如纳粹特务们逃不出苏联人民的巨掌一样!
影片“锄奸记”又告诉我们:对国内外敌人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性。只要稍一疏忽、有意或无意地泄露了国家机密,都有可能给人民造成严重的损失。在“锄奸记”里,我们看到在前线飞机场欢迎“慰问团”的宴会上,一位苏联空军军官热诚欢迎和隆重招待“慰问团”的全体人员,但拒绝回答关于炮兵阵地在那里的询问,因为这是军事秘密。但也有个别的人,忽视政治斗争的严重性,缺乏应有的警惕性,觉得在自己祖国的土地上,一切都可爱,那里有什么隐蔽的敌人!可是问题就从这里发生了:在同一个宴会上,一位炮兵军官把廖其耶夫的驻址泄露了,结果就让敌人钻了空子。
斯大林在苏联建国初期曾经称誉过苏维埃国家的保卫工作人员,是“资产阶级的催命符,是革命的警卫兵,是无产阶级的宝剑”。影片“锄奸记”所表现的苏联保卫工作人员的事迹,证明了他们无愧于自己的光荣称号!千锤百炼的苏联保卫工作者们,善于在最复杂、最尖锐的斗争中,随时保持自己的政治敏感,机智地识破敌人的任何狡猾伎俩,给敌人以致命打击;善于在工作中认真调查研究,全面考虑问题,以求最完满地完成任务。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影片“锄奸记”的上演,对我国人民有着异常深刻和现实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只要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世界上还未被消灭,我们就一刻也不能放松对国内外敌人的警惕和斗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