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风雨见真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22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风雨见真情
尹思伯
7月24日,北京列车段短预车队收到解放军某部驻北京站戒严部队写来的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信中写道:“衷心感谢贵队领导教育培养出来的好工人,在戒严期间,他们和我们共同度过了艰难的60多个日日夜夜,生活上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特别是在暴乱期间,同我们并肩战斗,为粉碎反革命暴乱作出了贡献。”
5月20日,国务院宣布北京部分地区实行戒严后,戒严部队官兵陆续进京执行任务。那些精心组织、阴谋策划这次学潮、动乱、暴乱的反革命分子,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散布什么“部队进城要镇压学生和人民”等谣言,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学生和群众,设路障、围堵军车、辱骂殴打戒严部队官兵,东西长安街上的游行队伍来往不断,北京的不少线路的交通被中断,工人上下班十分困难。
面对这些情况,北京列车段短预车队的一些职工、特别是南来北往跑车的乘务员,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些外界的影响。他们中有的认为大学生绝食是为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旺,看到不少人上街游行,也想上街去声援学生……
面对职工的种种想法和议论,车队的党总支书记曹国权、队长张明花带头认真学习、讨论,统一认识。他们认为:在这关键时刻,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辨明真假是非、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如果不理不问,让职工听信谣言,上街游行,列车开不出去,后果不堪设想,那将是我们的严重失职。因此,他们及时召开职工大会,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反复讨论李鹏总理和杨尚昆主席的重要讲话以及《人民日报》4月26日社论。他们诚恳地对职工说:“我们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在这关系党和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绝不能听信谣言和传谣,一定要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输,这才是我们铁路工人爱国的具体表现。”
针对一些职工对物价的意见,他们说:“这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大家都摸得着、看得见的。虽然物价高了一些,但我们总的收入还是增加了,不论是吃的、穿的,还是住的,都比过去好得多。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当前个别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的不满心理,大肆煽动,把矛头指向政府,我们工人阶级可不能上当呀!”
针对一些职工对戒严不大理解,他们大讲解放军的丰功伟绩:“解放军是我们最可亲的人,每当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们总是冲锋在前。唐山地震,大兴安岭发生火灾,对越自卫还击战,都是人民解放军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保卫着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一切都充分证明,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国家的钢铁长城。”
在动乱期间,这个车队的党总支还把思想政治工作送到列车上和职工家中,使职工提高了认识,稳定了情绪。
5月21日,北京站第6站台南侧停着一列戒严部队官兵的列车,一些不明真相的学生和群众围堵官兵进行讲演,有的讽刺谩骂,有的向官兵吐唾沫、扔杂物、敲打他们头上的钢盔,拽他们的衣服,一些人还打着旗帜冲着他们呼喊反动口号。
当这个车队的领导和乘务员看到官兵们忍辱负重,在这炎热的夏天,住在那待修的车厢里,非常难过和痛心。
车队领导又一次向乘务员讲:“戒严部队官兵,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饥挨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默默地忍受着,他们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社会的安定,为了首都人民有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为的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打下的江山永不变色……。”
一席话说得乘务员掉下了热泪,表示“宁愿自己千辛万苦,也不让官兵一事为难”。于是他们想官兵之所想,急官兵之所急,为官兵代购肥皂、香皂、毛巾、信纸、信封等生活用品;给他们送去茶杯、冰块,及时为他们供水;看到官兵住在没有卧具的铁轨上、地板上,就给他们送去100条雪白的床单和卧具,并随脏随换……
这个车队由于重视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在整个学潮、动乱、暴乱期间,没有一个人离开工作岗位去搞什么声援、游行等活动的,得到上级领导机关和戒严部队的好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