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此景此情动山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22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民族团结进步征文

此景此情动山村
宋春和 薄先锋
今年6月20日,山西省代县枣林镇枣林东村的一所农家小院,宾客盈门。走进一看,小院的主人谭芳侠正被人团团围住,还有麦克风、照相机镜头和录音话筒也对准了她,弄得这位农家妇女,眼噙热泪,不知所措。她操着四川口音说:“20多年过去了,早把它忘在脑后了,想不到马如林兄弟,千里迢迢给我寄回这笔钱来。”
那是六十年代初期,青海回族战士马如林和山西汉族战士王步杰,同在驻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的部队服役。
一天,马如林接到急电:“母病危,盼子速归”。一时急坏了马如林:此地离家乡1200多里,怎么回去?!班长王步杰知道情况后,立即将手头积蓄的200元钱塞给马如林:“快回去看望你阿妈!”马如林与王步杰紧紧拥抱,热泪横流。
当马如林回到原籍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白崖子村,料理完了母亲的丧事归队时,王步杰已被派到外地执行任务。
不久,马如林被批准提前复员照顾家庭。离队时,他凑足了200元钱托一位战友替他还钱致谢。谁知到1963年,这位战士还没有完成他的嘱托;1964年,当他得知王步杰带着妻子要到青海祁连县联系工作,他高兴极了,带上钱赶到祁连,谁知王步杰已经离开那里,他很是懊恼。
那以后,马如林一次又一次地打听王步杰的下落,先后托人代写过20多封书信,并往返2000多公里到玛沁县人武部查询王步杰的去处,却没找到王步杰的确切地址。
直到1987年,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听众来信组的同志读了马如林的信,很受感动,决心为这两位回、汉兄弟搭个桥。来信反映,王步杰家住“枣林县”,可是山西省的100多个县里,就没有叫枣林县的。他们在地区查、县里找,终于从山西省的版图上,发现了在代县、繁峙两县之间有个地名叫“枣林”。1988年底,他们在《听众之声》接连广播了“为回族同胞寻找战友”的来信,并向当地党组织和王步杰发出了信。
今年1月,终于有了回音:王步杰已于1984年患肺癌去世,他的妻子谭芳侠带着一子二女仍在王步杰的家乡生活。马如林听到这个消息,更是不安,感到自己欠下汉族兄弟的不仅是一笔钱,而是一份情!他寄出了款,并托人代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表达了对战友的怀念,对战友妻子儿女的慰问,并表示今后逢年过节要给大嫂帮助。
由于当时大雪盖地,交通受阻,信和钱几乎搁浅了两月才寄到。当电台派出专车专人奔赴代县枣林镇枣林东村送钱时,谭芳侠悲喜交集,想到在那遥远的青海省还有位惦记他们的回族兄弟,心里很是激动。那天,许多来看热闹的群众心情也不平静:祖国这么大,民族这么多,大家互相信任帮助,情常在,谊长存,国家一定兴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