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第二次建交高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22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新中国四十年外交大事记

第二次建交高潮
万隆会议后,从1956年到1965年的10年间,中国又同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第二次建交高潮。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从1955年底的22个增加到1965年底的49个。
这一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有突破,先后与埃及、叙利亚、阿拉伯也门、伊拉克、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苏丹、索马里、突尼斯、毛里塔尼亚建交。对非洲国家,中国采取主动工作,既严肃又灵活的方式,从1959年到1964年相继同几内亚、加纳、马里、刚果(利)(1971年改名扎伊尔)、坦噶尼喀(1964年改名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布隆迪、刚果、中非、赞比亚、达荷美(1975年改名贝宁)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古巴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1960年9月28日中古发表建交联合公报。1964年1月27日,中国和法国建交。
第二次建交高潮的出现,是因为许多坚持反帝、反殖斗争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国家看到,中国大力倡导和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万隆亚非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事务中坚决站在被压迫国家一边,所以愿意同中国发展关系。同时,中国对发展同这些国家的关系持积极主动态度,并通过建交加强与它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友好关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