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窗户——建筑艺术的眼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22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窗户
——建筑艺术的眼睛
顾孟潮
窗户是住宅的眼睛,它给人多少遐想和诗意,又为人留下多少记忆。有数不尽的古今诗文与窗户结下不解之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从窗户开始的遐思。“开窗面菖蒲,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赏菊花。”描写的是窗子沟通室内外环境为主人增添的生活情趣。连我国目前的改革开放,也孕含着打开通向世界的窗户这一内涵……窗户不仅给艺术家灵感,也给政治家输送新鲜空气。
当我们漫步在颐和园或者别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中,会不断发现丰富多彩的景窗、漏窗、落地窗,形成大小高低远近不同的画框,咫尺天地里有无尽的风光。当您在夜幕中抵达一座城市时,万家窗前的灯火构成您对它难忘的印象。古代的匠师们,像妇人描眉、作眼影一样都把最好的技艺用到窗子上,加窗框,作雕刻,描绘上各种图案,镶上彩色玻璃,作成尖拱形,火焰形,车轮形。现在,窗户已由木窗、钢窗,发展到铝合金加茶色玻璃,而且窗户越开越大,如今变成像水晶宫一样的玻璃幕墙,使人造空间和大自然联成一气。现代的窗户的功能除了通风、日照、观察窗外景致等实际用途的扩展,甚至发生了质变,一幢建筑物的窗户,不仅属于这幢房屋的主人,是他观赏世界的窗户,而且属于城市、属于世界,使建筑成为透明的了;夜晚,人们透过玻璃幕墙,观察人造的另一个世界,出现所谓“人看人”的当代城市景观。
古往今来常把“窗明几净”当作居住环境美好的重要标准。因为窗户是光线、声音、空气的通道,内外空间的桥梁,所以窗户的设计和布置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窗户的形状、位置、作法,对于创造优美的观瞻、舒适的使用环境至关重要,对于建筑艺术形象的创造更是画龙点睛之笔。
窗户到底有多少种?即使高明的建筑师也数不清。窗子按材料和形式分类多得无法计算,况且参予窗户布置艺术创造的人更是以千万计。同是一个窗户,窗台摆上不同的花卉,加上不同的窗帘、百叶窗、空调箱、鸟笼,就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体现主人不同的文化气质和性格爱好。窗户为每个人提供了发挥环境艺术才能的用武之地。不少人埋怨我国现代住宅千篇一律地用火柴盒体型和方窗户,其实并不尽然,只要仔细观察每一个窗户内外,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窗户,如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双眼睛。
窗户,无愧于建筑艺术的眼睛。然而人们往往忽略它那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十分细微的使用功能。人们更远远没有像爱护眼睛那样来爱护它。比如,我们的窗玻璃往往是破碎的,肮脏的。特别是公共住宅或办公楼的楼梯间的窗户,昏暗破漏,很少完好明净。在窗户的设计上往往出现朝向不对、开启方向不当:在有阳光有美景的方向不开窗户,偏偏在朝北、向隅方向设窗;有的想在房间当中向内开窗,使床柜桌等家具很难布置,甚至房主人想在窗台上摆一盆君子兰也实现不了。国内制造的窗户隔尘、隔音的效果很差,成了人们烦恼的来源之一……人类的眼睛,每天不知要眨多少次,还用睫毛、眉毛和泪水来保证眼睛的晶莹、明亮。愿我们的窗户,多多少少也得到一点类似的关照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