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祖国,在他们心中——天安门广场工农兵知识分子塑像诞生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9-25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祖国,在他们心中
——天安门广场工农兵知识分子塑像诞生记
新华社记者 黄智敏
一座高8米、宽6米的工农兵知识分子巨型雕塑像,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鲜花丛中,为共和国40周年国庆节增添了光彩。
对未来充满自信的工人,威武的解放军战士,怀抱金色麦穗的女农民和聪慧的女知识分子,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条大弧形线上,凝望着庄严的天安门城楼,像是在接受检阅一般,又像是在朝着祖国美好的明天继续昂首前进。这座体现共和国主体的塑像,与天安门广场宏伟的建筑、飘动的红旗、美丽的花坛浑然一体,展现出共和国的风采。
日前,记者怀着激奋的心情,采访了这座巨型塑像的设计者和制作者——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师生。这个学院的院长常沙娜和学院党委书记昭隆告诉记者,这座专为庆祝国庆的巨型雕塑的制作任务,是陈希同市长在今年8月初交给我们的。学院研究决定把任务交给装饰艺术系雕塑专业的老师和同学。著名民间艺人泥人张的第四代传人张锠副教授和青年助教陈皖山等,在几天时间里就构思制作出了小稿。泥人张的另一传人张铜为设计好解放军战士的英姿,特地到天安门广场采访了戒严部队战士,并拍下了几十张照片做样稿。讲师王培波和研究生许正龙,在设计前也收集了大批资料做样稿。8月中旬,陈希同等领导同志在审查他们设计的小稿时,连声称赞“好、好、好!”
这个学院有45名师生参加了这座巨型塑像的制作工作。20日,记者冒着绵绵秋雨来到天安门广场工农兵知识分子塑像前采访时,装饰艺术系主任袁运甫教授和杜大恺副教授等,正在那里为塑像配制颜色。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工厂的工人师傅们,也在那里冒雨工作。在他们的额头和衣服上,分不清哪是汗水,哪是雨水。
这样巨型的塑像,按工作量,少说也得用整整一年时间,而他们却只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我国著名的雕塑家和艺术家刘开渠、王临乙、王合内、曾竹韶、盛扬、司徒兆光、曹春生等,赞扬这座塑像是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高度统一的杰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