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农垦——大有作为的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03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农垦——大有作为的事业
本报记者 何加正
它,地图上找不到的“省份”。然而,它拥有6500万亩耕地、593万亩胶园、2.27亿亩草地,年创200多亿元产值,确实相当于一个省农业的实力。
创造出这一新“省”的就是农垦大军。如今,它已拥有500万职工、1000多万人口。以占全国不到4%的耕地,提供全国10%的商品粮、10%的机制白糖、90%以上的天然橡胶。当年的“北大荒”,出口的大豆占全国出口量的27.5%;当年的戈壁滩,生产的长绒棉占全国的75%;大中城市市民饮用的消毒奶,85%以上要由郊区农场提供,还有大量的鱼、禽、蛋……
农垦,已成为我国经济大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艰苦奋斗——事业的精神支柱
云南农垦局一位副书记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拍一部电视,描写转业官兵在自然环境恶劣的“瘴疠之地”扎下根来,并用双手开辟出一片片胶林的事迹。
海南农垦局老邢说:“当时叫‘一粒种籽一粒黄金’”。人们为了等待和寻找那偶尔才能见到的从橡胶树上落下来的种籽,以便培育幼苗,一夜夜睡在百虫出没的树下。硬是靠坚强的信念,靠不怕牺牲的精神,战士们铲除了一棵棵杂木野草,栽下一棵棵胶树新苗,40年,500万亩。现在我国工业需要的天然橡胶已有一半来自于海南、广东、云南农垦的橡胶园。
戈壁滩、北大荒的创业史,人们在电影中已见一斑。新疆的同志告诉记者,在一兵团,几乎每个团住地周围都有一批坟地,长眠在那里的从士兵到班、排、连、营、团长都有,多少人把青春和生命交给了戈壁滩!一片片不毛之地变成粮田、棉田,40年开辟耕地140万亩,去年创造工农业产值37亿元。黑龙江垦区是全国最大的垦区,100多万人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使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如今,哈尔滨人每吃两个馒头,其中有一个就是农垦人生产的。
在其他各省,几乎每一个农场都有一部可歌可泣的拓荒奋斗史。在广东,在江西,就是在灯红酒绿的上海,郊区的国营农场,也是机关干部、知识青年在“潮来一片水,潮退一片沙”的荒滩上,睡着“滚地龙”,住着破草棚,战风斗浪围垦出来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垦人就是垦荒者、开拓者、创业者;农垦事业就是艰苦奋斗、不断开拓的事业。时至今日,尽管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许多垦区已迈开了现代化的步伐,但那宝贵的艰苦奋斗传统并没有丢。农垦人认为,这不仅因为农场的地理位置、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本身决定了农垦仍然是一个艰苦的事业,更重要的是,任何一种事业都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
改革开放——农垦登上新历程
当十年“文革”灾难结束时,农垦系统已连续亏损12年,加上历史的陈欠,建国29年,农垦净亏损30亿元。
改革开放把农垦推上新的历程。首先是“农工商”联合企业的出现,打破了单一种粮的局面。农场内部产业结构很快出现了四个层次:第一层,在种植业中,保证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发展经济作物,到1988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已由10年前占总面积的10%上升为21%;第二层,保证种植业的同时,发展林、牧、副业,如今,这几项在总产值中已分别占到16.7%、13.5%、8.7%;第三层,在以上两项基础上发展自产原料为主的工业。去年工业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0%;第四层,发展自己的商业、运输业、服务业、旅游业。
农工商综合经营为农垦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使它逐步开始向贫穷告别,转亏为盈。更重要的是,“农工商”打破了农垦的封闭局面,使之和整个社会经济融为一体。在各大城市,如今人人都能感受到“农工商”的存在,“农工商”产品展销会常常是最吸引人的展销会之一。
如果说综合经营打开了农垦20多年关闭的大门,那么,家庭农场的兴办则是农垦内部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在2000多个农垦企业里,现在拥有各种类型的家庭农场116万多个。家庭农场的形式五花八门。按劳动组织划分,有单户农场、联户农场、单身职工组成的农场;按生产经营划分,有以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副业、运输业为主的各式家庭农场,也有几业兼营的家庭农场(各地基本做到了因地制宜)。由此组成了国营农场新的细胞。
大农场套小农场,形成了一种优势组合。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国营农场的计划、协调、服务和较强的调配能力;一方面,又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了生产细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江苏,全省粮食生产连续几年徘徊,农垦系统却连续12年丰收,连年稳产高产。在青海,国营农场粮食产量明显高于周围农村的产量。河北柏各庄农场27万亩水稻,由于一方面有家庭农场精心照料,一方面大农场又能及时提供机耕、科技、良种、肥料、植保等各种服务,平均亩产达到515公斤,人均产粮1.2吨,居河北省首位。
改革十年,农垦事业突飞猛进。1988年,农垦的工农业总产值为252.3亿元,比1978年增长2.45倍,年均增长12%,提前三年实现翻一番的目标;粮食总产量达到849万吨,比1978年增长35.4%;棉花总产16.8万吨,增长1.28倍;干胶总产21.32万吨,增长1.24倍;改革十年,年年盈利,去年实现利润17亿元,比上年增加4亿元。随着农场的“翻身”,职工的收入也逐年提高,去年人均工资达到1300元,比1978年增加1.68倍。
农垦还勇敢地走向世界。仅1983年到1986年,世界银行在我国的几项投资中,农垦就占一半,接受贷款2.8亿美元,引进一大批技术项目。去年出口商品收购总额达到25.3亿元,出口农副土特产品和工业品近300种。
支持、理解——农垦人的期望
一项伟大的事业,其间伴随有无数艰难困苦。农垦人期待着社会的进一步理解与支持,渴望得到更多的自我发展机会。
就以新疆说吧,他们提供全区80%左右的出口长绒棉,却连出口一点短绒的自主权都没有。粮油也一样,要全部上交。农场只有生产权,没有经营权。其他方面也存在不同的难题。
再如,南方种橡胶的农场,60年代定的干胶收购价格,一直持续到今天,种胶的经济效益明显低于其他,使得各农场不得不艰苦地支撑着……农垦人理解国家的困难。无论东西南北,在他们提出的企业精神中,差不多都有“艰苦奋斗、顾全大局、锐意开拓、无私奉献”等词句。他们以奉献为荣,并以此来教育干部职工。而社会,则应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农垦的前途无限,他们寄希望于进一步的改革开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