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看《猫》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04
第8版(副刊)
专栏:

看《猫》有感
王朝闻
我不一般地反对变形和虚构,也爱看风格质朴的艺术品,例如雕塑《猫》(王含内)。说它有质朴的美,并不以为它的形体是对活猫的肤浅的再现。当我从不同角度观赏它时,觉得它不像某些刺绣里的猫那样,以媚取悦于人,而是有点自尊自重的虎气,显示着艺术家对观众的诚意。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里,活猫有各种或美或丑的形态。它们的嬉戏以至酣睡的神情,曾使我感到愉快,这是人人都可能感到的。但艺术家把它们当成创作的素材,却体现了各自不同的发现和选择,着重表现自己的审美感受。观赏者的喜悦,却不简单是在接受艺术家的赐予;而且也有他们自己的再发现。所谓再发现,不只以眼前的艺术形象为对象,而且调动了观众自己的印象和记忆,在自己胸中创造着与艺术形象相联系而有区别的意象。观众的这种有趣的精神活动,是稳定艺术品所诱导以至规定了的;所以他们感谢艺术家的劳动与智慧。
就题材、形式、风格等方面来说,上述雕塑《猫》和油画《雀巢》(王力克)、《风沙》(丁昆)、《戊戌六君子祭》(杨参军)或雕塑《挑战》(俞畅)的差别是很明显的。但它对我来说,同样具有
“言外之意”的意境美。这就是说,艺术家以其自己的发现,调动了观众们的再发现。作品为什么可能引起观众发生情感的共鸣?这不只因为观众自己拥有再发现的兴趣和能力,也因为作品把艺术家的发现表达得可以激起共鸣。有些作品的题材,比《猫》等作品的意义巨大,标题也显得是要激动观众的;可是为什么不一定能够激动观众?看来它的造形既有辞不达意的缺憾,也未能显示出艺术家那独创性的发现。因此,它对观众的再发现缺乏推动作用。
我还设想:如果艺术家直接把活猫、雀窝、牛本、烈士照片或身残的运动员搬进美展会场,由观众自己发现素材的美,这是不是对观众的审美能力和兴趣的尊重?如果我是对粤菜“龙虎斗”很感兴趣的观众,那么活猫对我的吸引力是什么?在广州,饭馆门前的活蛇,如果当成活雕塑来观赏,实在引不起我的快感。相反,观赏汉画家石刻的《玄武》(俗称“龟蛇斗”),却能引起了特殊的美感。
是的,画饼不能充饥,但看活猫不能代替我看雕塑《猫》的兴趣。是的,雕塑家不把塑造猫的形象当成超越一切的创造任务,但它表现了艺术家的真情实感,这就远比把活猫搬进美展值得尊重。观众看活猫不一定引起食欲,但是,如果可以把猫当活雕塑来陈列,岂不人人都成了雕塑家。这样的指法?未必是尊重观众和自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