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知名度,多少伪劣假汝而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05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人民论坛

知名度,多少伪劣假汝而行
汪义群
农业部副处长张滨因受贿罪被捕一案,使人产生颇多思索。我想到这么一个问题:一个亏损400多万元、资金困难到连发货的运费都难以筹措、濒临倒闭的县办酒厂,何以居然花费近8万元,去组织什么新闻发布会,参加什么评酒活动呢?
十分明显,道真酒厂之所以不惜血本行贿,就是为了捞个“部优”。可以想见,如果这起受贿案不被揭露,那么,他们很可能会享受到这个“部优”带来的诸多好处——厂长将因此而名声大振,说不定还会捞一顶“改革者”、“企业家”的桂冠,让人刮目相看。若欲如此,那濒临倒闭的企业或许能转危为安;即使倒闭,那也是后话,同“企业家”无甚关系了。
不知咋的,这些年来,社会似乎染上了“名优崇拜症”,不仅消费者非名优不买(这本未可厚非,只是要谨防上当),主管部门在对企业考评中,“知名度”也是一个有相当分量的砝码。只要评上个什么“优”,有了“知名度”,即使企业经营再不善、管理再混乱,也会“一俊遮百丑”,受到各方面的赞誉、扶持,起码也可以得到若干“谅解”和“关照”。相反,那些扎扎实实抓基础建设,不怎么注重张扬的厂长、经理,却受到冷落。我这里并不是说,企业不应该抓宣传,不应该扩大影响;而是说,不能光卖嘴皮子,华而不实;更不能靠行贿等非法手段,骗取荣誉。
在那种重名不重实的风气鼓励下,确有一些企业负责人养成了一种爱造声势的坏毛病。这些人对基础管理不愿下功夫去抓,而对那些外在的、表面的、能收到“轰动效应”的事特别热衷。更有甚者,内部的生产经营形势越是不妙,就越要增加厂长、经理在电视广告中亮相的次数。确有一些企业,舍不得在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上花钱,却舍得运用各种手段(有些甚至是不正当的)在提高知名度方面投资,就是亏损也要买个“名优”企业的称号。
如果什么地方重名不重实的风气不扭转,那么作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那里的改革就好像一口总在沸腾的锅,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里面除了水,什么也没有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