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战士的“娘家”——记昌乐县人民武装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06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战士的“娘家”
——记昌乐县人民武装部
陈占法
山东省昌乐县人民武装部不断接到本县籍战士的来信,夸赞他们是“娘家人,慈母心”。
春节后的一天,昌乐县人武部政委齐若瑶收到本县籍战士唐连顺的来信。信中说他家和本村3户军属的优待项目没有落实。齐政委看罢信深感内疚:战士有后顾之忧,怎能在前方安心?为他们排忧解难,是“娘家”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啊!当天,他驱车赶到唐连顺家所在村调查。走访了唐连顺的父母,并同村干部一起研究措施,优待项目很快落实了。齐政委给唐连顺去信,告诉他问题已解决,嘱咐他安心服役。随后,齐政委把这一情况报告了县委书记。县委书记说,类似情况在其他地方是否也存在呢?他俩到4个乡镇的军属家庭调查、慰问,回到县里召开了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专题研究如何进一步搞好拥军优属工作。
昌乐县人武部会议室里正开党委会,突然走进一位满脸忧郁的战士,诉说了这样一件事:他父亲是正直憨厚的人,因揭露过村主任的不正之风,村主任耿耿于怀。一次,村主任借酒兴寻衅,把战士的父亲和妹妹打了。战士接到家信后,请假回来依靠组织处理。
听了战士的诉说,党委会当即研究解决措施,并及时向县委领导汇报;随后成立了以县人武部为主,公、检、法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合调查组,于第二天到战士家所在乡,同村干部们座谈,找当事人了解情况,并看望那位战士的父亲和妹妹。
调查结果表明:那位战士反映的问题属实。调查组会同乡党委对那位村主任进行了严肃批评,作出了公正处理。
早在部队开展培养两用人才工作的第二年,昌乐县人武部不断收到本县籍战士来信,询问家乡人才需求情况,部领导看了一封封来信,让政工科设计了人才信息卡片。人武部还采取多种措施搜集信息。
人武部还成立了人才信息小组、负责分析、整理信息,填写信息卡片。
到今年“八一”前夕,已给本县籍战士发去4400多份《家乡两用人才需求信息》卡片,共提供700多条信息,不仅解答了战士们的疑问,也有力地支持了部队培养两用人才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