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农家小院“秀才”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08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农家小院“秀才”多
九月十二日早晨,地处偏僻山区的天台县南平乡山头郑村一幢古雅的四合院里,乡亲们欢天喜地地欢送郑英志去浙江师范大学读书,大家都为小院里又出了个大学生而感到自豪。
这幢四合院坐落在村中一棵大樟树旁,住着十五户人家。解放前世代务农,多数人目不识丁,没有一个大中专毕业生。解放后院中长辈们也都想让孩子们多读点书,渴望有更多的人上大学,但在
“文革”期间院中人难以如愿。自从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改革了招生办法后,院中长辈们更加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年逾八十岁的郑思伙老汉,受尽文盲之苦,他时常说:“搞建设没有文化不行。”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一个儿子、两个孙子都考上了大中专学校,孙女又于去年考入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成为院中第一个女大学生。
这幢四合院在招生制度改革后,已有五人考上大专院校、七人考进中等专科学校。有迷信思想的人说:“这是大樟树下的古老四合院‘风水’好的象征。”但院中老人深有感触地说:“院子里过去无‘秀才’,如今出了这么多有文化的人,这不是小院‘风水’好,而是党和政府的领导好!”
(九月十九日《浙江日报》丁其善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