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少办点工厂 多办点交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10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如何尽快改变滞后局面——交通运输问题讨论

少办点工厂 多办点交通
贵州省交通厅 杨守岳
贵州,古代的不毛之地。贵州人民对公路的渴求十分强烈,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美好的说法:“要致富,先修路”;“公路修进苗家寨,县长选票多起来”等等,充分表达了贵州人民对公路交通的感情。贵州之所以落后,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交通落后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到一九八八年底,贵州省公路通车里程三万零四百四十五公里,比解放初期增加十五倍。但是,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公路交通无疑是一个制约的因素。
贵州素有西南煤海之称,已探明的储量有四百九十多亿吨,居全国第四、南方之首。然而,丰富的煤炭资源不能为国家作贡献,什么原因?受交通制约,运不出来。贵州是全国四大烤烟产区之一,年产量达四百五十万担。每到收获季节,道路不好,交通不便,保了东边就保不了西边,保了烤烟就保不了油菜。贵州林木总蓄积一点三亿多万立方米。由于交通不便,采伐的木材在有的地区腐烂的和运出的一样多。
贵州公路交通落后,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公路交通建设没有能够列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国家花钱建设各式各样的工厂,非生产性项目也不少,却很少花钱建设公路,改造公路。希望在国家计划中逐步提高公路建设投资比重。
第二,养路费收入要严格用于公路的维护和改善。对交通部门和企业开征“两基金”从理论上说不过去,在实际上是“杯水车薪”,建议国家免征。
第三,要扩大公路交通建设的资金来源。适当提高养路费、车购费的征收费率,“取之于车,用之于路”,促进公路建设发展。
第四,要继续实行以工代赈、民办公助政策,希望中央补助修路治河政策继续下去,这项政策深受群众拥护,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的人民群众第一次见到了汽车,群众称之为“伟大的德政”,“历史的丰碑”。
我们国家在发展中,财力有限,急需办的事情很多。遇到矛盾,挤交通、压交通,久而久之,交通这条腿就愈来愈短,失去了平衡。这种现象再不能重复。资金不够怎么办?“少办点工厂,多办点交通”就可以事半功倍,真正把国务院产业政策落到实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