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愿同中国兄弟合作”——访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总经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12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愿同中国兄弟合作”
——访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总经理
刘元培
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向国外提供资金援助的基金组织,在第三世界颇有影响,与我国有广泛的合作关系。初秋的一个下午,笔者在北京长城饭店采访了应邀来访的该基金会总经理巴德尔·胡迈迪先生。
总经理身材魁梧,举止倜傥,眼光里充满热情和聪敏,显然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实业家。他首先简要介绍了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的情况。
基金会于1961年1月1日成立,至今已有28年历史。它是科威特政府机构,成立的目的是通过贷款的形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一些项目。初建时,基金会仅有5000万科威特第纳尔(1第纳尔约合3.34美元),只向阿拉伯国家提供贷款,后来逐步发展到面向所有发展中国家,资金也增加了几十倍。到1988年,基金会约有20亿第纳尔,接受贷款的国家多达60余个,其中阿拉伯国家16个,非洲国家28个,亚洲国家15个。贷款总金额约14.6亿第纳尔。贷款主要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水电等基本建设项目。
自1961年成立以来,基金会还向40多个国家和企业投资、提供赠款和技术援助,总额约达2200万第纳尔。基金会向国外提供的资金占科威特整个国民经济收入的3.81%。
巴德尔总经理在谈到与中国的合作时说,1982年,基金会与中国签订了第一个协议,随后,又向天津微型汽车(天津大发)等几个项目贷款。这次来华又与辽宁省签订了本溪北台球墨铸铁管厂项目贷款的协议。至今,基金会在中国贷款的项目已达12个,总金额约3亿美元。
对于中国和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的合作前景,巴德尔先生坚定地说,我们愿意同中国兄弟合作,希望这种合作继续下去,并向更广泛的领域发展。这种合作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两国间的关系。我们还要优先向中国的一些项目提供贷款,并将就建设机场、港口等项目进行考察和谈判。
巴德尔总经理最后说:“过去三年,我访华四次,这次是第五次。每次我总能发现不少进步。自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很快。无疑,我这次来中国,特别关心北京的局势。通过观察,我确实没有发现同以前有什么不同,国家继续开放,人民生活正常,北京局势稳定安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