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标准化能促进现代化——写在又一个世界标准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14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标准化能促进现代化
——写在又一个世界标准日
顾孟洁
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在1946年的这一天,25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开会,决定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我国是创始成员国之一。
在本届世界标准日活动中,选择了“卫生技术标准”这个主题,即要围绕卫生保健和医疗技术这个重点宣传标准化的突出作用。这对我国来说是特别意味深长的事——今年是我国标准化工作开始进入法治阶段的第一年,定于今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化了对安全、卫生方面的技术标准的管理。该法第7条明确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在有关安全和卫生的标准化工作方面,国际和国内都有过不少沉痛的教训。如1904年2月7日美国巴尔的摩市发生严重火灾,附近的华盛顿、费城、纽约等9个城市的消防队都迅速赶来援救,但由于各地消防车水龙带和消火栓接头的口径不同,连接不上,致使从各地赶来的消防队员们无法施展,只好眼巴巴地看着熊熊烈火把千百万美元的财产化为灰烬。又如1962年摩洛哥发生地震后,从世界各地运来的针头和针管,由于各国所采用的锥度不统一,而造成了不良后果。
标准化的广泛实践其目的还涉及其他许多重要的方面,诸如:相互理解、环境保护、产品性能及其适用性、品种控制、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等等。在当今世界,通过微处理机和生产自动化相结合,人们在生活中的多样化需求将得到愈来愈多的满足,然而信息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本身就有赖于高度的标准化。如果没有计算机语言和信息代码等等方面的标准化和统一化,计算机和微处理机的推广应用、信息库的建立和实现计算机连网、信息资源共享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标准化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