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马颊河畔遍书香——陵县文教书店为农村图书发行闯新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14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马颊河畔遍书香
——陵县文教书店为农村图书发行闯新路
吴功伟 毛鹏
鲁北平原北端的陵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古城。但是历史的荣光未能掩盖现实的贫困。直到改革开放犹如春风乍起,使古老的马颊河两岸大地开始躁动了。图书发行事业也被赋予“文化科技使者”的新含义。一支活跃于马颊河两岸广大乡镇地区的图书发行新旅——文教书店应运而生了。
陵县的文教书店是从1983年开始创建的,几年来已经扩展到20余家。这些文教书店去年共销售课本和各类图书160多万元,占全县图书销售额的63%,不仅解决了全县52所中小学10万余学生春秋两季课前到书的难题,而且力求满足陵县群众在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发展乡镇企业中对文化科技知识和经济信息的需求。经过实践,文教书店为农村图书发行开创了一条新路。
陵县55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90%以上。过去,农村图书发行主要依靠供销社。但自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经营图书赢利甚微,供销社几乎普遍削减或取消了图书经营,以致后来全县24个供销社,只剩下6个还设有售书点。正值广大农村需要图书提供科技知识、管理知识为发展经济插翅添翼的关键时刻,农村图书发行渠道却出现堵塞,图书销售额大幅度下降。
怎么办?县新华书店人员为此十分焦虑。他们深入农村调查,发现有些乡镇文教部门有意筹划自办课本发行。于是,在县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县书店于1983年配合乡镇文教部门在黄集、义渡、神头乡办起了文教书店,当年这3处书店的图书发行额都分别达到万元以上。农村图书发行的新苗——文教书店就这样在马颊河滋润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了。
采访中,县委宣传部的张玉双同志向我们历数创办文教书店的有利条件,一是乡镇文教部门有办书店的积极性,他们借此找到了勤工俭学的路子。二是文教书店主要发行课本,销售有保证,经济效益显著。如去年各乡镇文教书店销售课本和图书达160多万元,文教书店实际创收16万多元,对乡镇文教事业不无补益。三是文教书店得到了乡镇党政机关的支持,人员、场地、资金都由乡镇党政机关协助解决,县书店无须增加人员和资金。如刘泮乡党委就主动给文教书店选择场地,解决流动资金。前孙镇委也协助修建文教书店临街门市部。图书发行员则大多由教师或乡镇党政机关文教秘书兼任。谈到这里,张玉双颇为感慨:“几年前农村图书发行冷冷清清,不过几年功夫,面貌为之一变,看来,依靠社会力量办书店,大有可为啊!”
开始时许多文教书店不愿发行一般图书,县书店从经济政策上加以引导,让课本发行与一般图书发行挂钩,实行弹性折扣,即对人均购书额较大的乡镇实行多折扣。县书店还专设两名农村发行辅导员、常年活动在农村,帮助乡镇文教书店和其它售书点搞进销业务,传递图书信息,帮助他们解决调剂余缺图书等实际问题。经过县书店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些活跃在农村的文教书店现在不仅发行课本及时准确,而且发行其它书籍也一样主动积极。前不久,县书店与北京金盾出版社联系,订购了该社出版的《农家科学致富》、《快速养猪法》等科技书60多种、6500多册。
当图书销售在农村许多地方不景气的情况下,这里文教书店的图书销售额却逐年上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