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电脑进入银行“唱主角”——记浙江省工商银行IBM4381电脑系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15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电脑进入银行“唱主角”
——记浙江省工商银行IBM4381电脑系统
王郁 王振
不知你还有没有这样的印象,走进银行储蓄所,耳膜里便撞入噼噼啪啪的算盘珠声。这声音,像爆豆,高低起伏,没有间歇。“那时候,一天下来,脑子里还嗡嗡发响,人弄的昏头胀脑”,一位老银行感叹道。
吃“银行饭”的都知道,一把算盘一支笔,历来是银行的基本功。“算盘笃不好,老板要回报”,这在解放前的银行、私人钱庄不用说了。就是解放后,一直到80年代,我国不少银行储蓄所、办事处,还是依靠算盘“唱主角”。
1987年8月,浙江省工商银行引进两套容量大,功能齐全的IBM4381电脑系统设备和600多台配套终端,初步建立了一个以杭州为中心的省内最大的电脑网络系统。杭州市有25家工行分支机构先后纳入网内,市区电脑中心的4381主机已存储各类帐户100余万户,高峰期日处理业务8万余笔,是杭州市工行整个业务量的50%以上。
那天,我们特地去4381机的“心脏”——杭州计算机培训中心采访,宽敞明亮的中心机房内,身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井然有序地工作。袁总工程师说,这套4381机,是目前国内同行中最先进的电脑系统,主机每秒可运算270万次。袁总带我们来到数十台闪着红灯的机器前,她告诉我们,这就是和杭州工商银行各储蓄所、办事处联网的联接器,各所每办一笔业务,都会在这里显示出来。过去,储蓄员办理一笔活期储蓄业务,手工作业最快也约需120秒,现在电脑作业,只要60秒钟,速度提高一倍。以前银行工作人员最怕年底活期存款帐户的结息,每到这时,便要加班加点,忙得团团转。就拿杭州市内10万活期存款帐户的年度结息来说,过去手工作业,300多人忙一天,才能处理完。现在采用电脑网络系统集中处理,只需1个多小时就能完成。
过去,由于采用手工作业,银行里排队是司空见惯的。一边是储户怨声不断,一边储蓄员神情紧张地翻卡、填写、算息,弄得不好,还要出差错。自从4381机开通后,杭州延安路、解放路、武林门等繁华地带的20家储蓄所实行联网,开办了通存通兑业务,储户在这个所存的钱,可以到其它所去取,那种临柜拥挤的现象就大大缓解了。同时,由于电脑联网,缩短了资金的在途时间,厂家双方成交的货款,一般只需几分钟就可以打入帐户,用来周转,而以往一般要两三天,如果是外地时间就更长。在杭州工行近20家已电脑联网的办事处、分理处开户的企业和工厂近2万家,日处理业务近5万笔,这样多的资金周转改用电脑网络处理,按最保守的计算,全市每天等于增加流动资金300万元。
昔日算盘珠子的笃响,如今计算机网络通四方。浙江省银行界的这场手工到电脑化的革命,目前走在全国银行系统的前列。浙江省工商银行计划在今明两年首先在杭州与北京、济南三大城市之间实行4381电脑联网的试点,为全国大联网做好准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