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山区经济开发的六大模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15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山区经济开发的六大模式
一、边境山区经济特区模式
从战略上应像重视发展沿海经济特区一样,建立一批内陆口岸经济特区,这对我国经济振兴,促进我国在经济上与广大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立体多层次多元化的林区模式
实现这个模式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大力发展营林这个基础产业; (2)大力发展多种经营; (3)大力发展林产工业; (4) 在大力育林造林的同时,组织好林木生产; (5)内包外 联,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三、以草地为中心的山区畜牧业模式
(1) 草坡比较平缓地段,积层较厚,土壤发育良好,应开垦农田,发展种植业,也可做为苗圃地、蔬菜地或中草药用地。(2)发展畜牧业,以养牛养羊为主,构成一个林—牧型生态系统。 (3)发展家禽业,可养鸡、鸭、鹅等。 (4)在低洼积水地带可挖塘养鱼等。
四、以水电为中心的山区经济开发模式
充分开发利用水利资源,同时,充分利用山地的环境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在一个小的范围内,建立一个协调发展、相互依存的生产模式,进行集约化生产和经营。
五、林农、林药、林果结合的山谷开发模式
六、山区庭院经济模式
(1) 种植型; (2) 饲养型; (3) 养殖型; (4)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对农副产品或其它产品通过加工后投放市场的加工型;
(5) 开发型;(6) 以家庭备用人力车为工具,承担生产和生活物资运输等的运力型;
(7) 以一业为主从事某种专业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专一型;(8) 立体型; (9) 循环利用型;(10) 综合利用型。
(1989年第10期《地理知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