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农资价格为何屡限屡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15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农资价格为何屡限屡破
近年来,为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投入,国家对农用生产资料多次实行最高限价,但屡限屡破,愈限愈高。
最高限价失控的原因:
一是总需要大于总供给,使产品价格远远高于价值之上,从而拉动了价格上涨,突破了最高限价。
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经营费用提高。使得生产企业和经营部门如果不突破原定限价便难以生存,必然出现突破最高限价的趋势。
三是地方利益摩擦。最高限价的制定权由地方政府分散决策。各地政府为了保护本地区的利益,都希望当地的一些紧俏物资的最高限价接近或高于相邻地区,以防止肥水外流。这样,各地互相攀比,抬高限价,客观上拉动了价格上涨。
四是高进高出。同一品种的商品有的地方既规定在本地实行最高限价,又规定自采部分可以按进价加经销差率高进高出。这样在实质上是允许自采商品突破最高限价。一些部门和单位把本来“低进”的商品,加大经营差率,最终也突破了最高限价。
五是政府规定了某一商品的最高限价后,没有制订相应的具体细则,人们往往把“不得突破”的限价当作
“可以达到”甚至是“必须达到”的价格去理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价格上涨。
 (十月四日《农民日报》平社 白剑文 李清栋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