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此心永在老界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16
第1版(要闻)
专栏:共和国与我国庆抒杯征文

此心永在老界岭
河南省西峡县 黄自立
问我多大年龄,我常答“四十七八岁”。不是打马虎眼,我实在不知道何年何月何日生。
我不知道生在哪里,不知道生下来时叫什么名字,甚至不知道生身父母是谁。
只因为我比共和国大七八岁,就被可恶的人贩子七倒八倒,转手卖了5个地方!
最后我落脚黄家,取名“自立”。可是不到一年时间,养父去世,养母改嫁,我又成了孤苦无依的孤儿。提起那时苦,一把辛酸泪!
好在没多久,五星红旗遍地插。我黄自立也翻身做了主人。像千千万万个孩子一样,上学,长大,工作,成家,在红旗下成长的新生活,真是蜜一样地甜。
27年前,我来到西峡县桦树盘道班当养路工。这是伏牛山主峰老界岭的岭尖,海拔2100多米,是河南省最高的地方。抬头雾绕峭壁,低头万丈深渊,一年八个月下雪,中间四个月阴雨不断,狂风肆虐,飞沙扑面,上下几十公里没人烟。吃水要靠化冰雪、接雨水或就着石缝一滴滴地接,买面粉要跑25公里。
我和两个伙伴至今住在用石头垒成的两间机房里,一张床,一个锅台,一口自带的箱子上放一盏煤油灯。没有电,没有广播,没有电影没有戏,只有一只半导体收音机给我们送来信息和乐趣。这里十年换了九茬人,可是我一干就是27年。这日子不苦吗?苦。可这同旧社会我的遭遇比,决不是一种苦。那时人像牲口一样给卖来卖去,如今做了国家主人,再苦再累是为国家干,也是为自己干,因此我心里总是甜滋滋的。
我们养护的老界岭顶那段路面,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是这个道班最危险、最容易塌方、最难管理的地段。刚来时,路边树毛杂草一人多高,路面布满“石钉”,凸凹不平。我们割除了树毛杂草,挖掉了“石钉”。每逢下雨,别人往屋里钻,我们往路上跑,一是顺山水流向开挖排水渠,防止冲毁路面,二是趁路湿铲高垫低。山高弯多坡陡,一到汛期,泥石流、风化石、塌方不断。上面有规定,塌方5立方米以上可以申请拨款雇人清理。可是我们等不及,也不愿让国家多花钱。27年来,为塌方我们没让国家花一分钱。有几次堆积20多立方米也是自己加班干。
山高地寒,下雪时间长,桦树盘又是个山口?子、过风道,大雪一下就是一米多厚。为铲雪,我有好几个春节是在山顶上过的。去年腊月底一场大雪,我从正月初一铲到十七,正月十七又捂了一米多厚,我又一直铲到正月底。一次,洛阳钢铁厂两辆车在栾川县境内受阻,两个司机向我求助。我二话没说,带上工具就去铲溜冰。铲一节,车往前开一节,一直铲了6个小时。
老界岭就是我的家,桦树盘道就像我的孩子。27年,我在山上一呆就是9000多天,没有旷过一个工。有一次我把钥匙忘在家里了,为了不误上班,我下午收工后回家去取。50公里山路,翻过人迹罕至的耍猴关、重劈岭、将军岭……全凭两条腿,第二天一清早,我又赶回了道班。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过去的差等路,如今已成优等路,经省、地检查验收,好路率达100%。每当听到司机夸我们这段沙土路是“柏油路”,我的心就乐开了花。弯弯的公路,带走了我们的奉献,又把荣誉带回老界岭:1972年以来,我们道班连续十几年被评为县、地、省和全国交通战线先进集体,连续3年被评为文明道班。
40大庆前夕,我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一到北京,处处鲜花,处处掌声。党和国家的关怀,人民的鼓励,使我好像掉进温暖的大海里,老界岭的冰雪呀,一下子都融化了。在这幸福的时刻,我千言万语难诉尽,只剩下一个心思:黄自立呀黄自立,你要永远站在老界岭——共和国最需要你的地方!
(徐明法 岳健国 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