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领导的职责——沭阳县信访工作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16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领导的职责
——沭阳县信访工作故事
沈根
今年4月,在江苏省淮阴市召开的信访工作会议上,沭阳县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在今年7月召开的江苏省解决信访老户经验交流会上,沭阳县又作了典型发言——
从1986年以来,沭阳县信访量逐年下降,结案率不断提高,去年信访量比往年下降21.2%,结案率达96.5%,其中重点、老户案件结案率均达100%。
每当人们谈及沭阳县近几年来信访工作的可喜变化,这个县的群众总是深情地说:“这都是县委、县府领导勤政为民,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结果。”
沭阳县的领导又总是说:“这些都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今年4月的一天傍晚,县委书记赵学凤下乡刚回到办公室,就伏案批阅群众信件。一直到天亮。
办公室的同志见他眼熬红了,人消瘦了,都劝他早点回去休息,可赵学凤笑笑说:“不能让群众着急和失望啊!”说罢,他便召集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开“碰头会”,就自己刚收到的麻纺厂部分职工反映厂干部在招工中有弄虚作假现象的来信作了认真的研究讨论。
时隔几日,赵学凤又专门下去听取了县有关部门对麻纺厂职工来信反映问题的调查汇报。
当他得知矛盾是由于该厂招工事项干部未向职工公开,故使职工忧心忡忡而产生猜测、不满情绪引起时,当即责成县有关部门和该厂将招工所有事项张榜公布,从而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上访风波。
为了及时给群众排忧解难,沭阳县委领导成员做出了一条规定:凡是群众上访中提出的问题,必须迅速调查,限期结案。他们还规定,县领导要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事去认真解决。
沭阳有个老上访户——南关乡吕圩村的青年农民李兆伦。李兆伦每次来访,县委副书记吴洪彪总是热情接待,让坐、倒茶,耐心听其诉说。吴洪彪发现这个上访达5年之久的青年确有苦衷,于是他责成有关部门重新调查。
原来,李兆伦因与别人发生纠纷受处理偏重、房子破旧无法栖身和经济困难等问题,多次上访。由于个别部门“踢皮球”,加之他的问题复杂,难于解决,李兆伦便成了上访老户。
根据上述情况,吴洪彪亲自找县信访局、民政局的负责同志和李兆伦所在乡、村的领导,要求他们一定要在近期内解决李兆伦的住房问题。如今,李兆伦的两间新房已开始兴建。目睹即将竣工的新房,李兆伦这个硬汉子禁不住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他逢人便说:“还是社会主义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