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牛亲家”“马亲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16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民族团结进步征文

“牛亲家”“马亲家”
赵官禄(哈尼族)
高山的瑶家,半山的哈尼,河坝的傣家,
亲如兄弟哟,在祖国民族大家庭里汇合。
这是家乡的父兄们扛着犁耙,吆着耕牛,行走在蜿蜒的田间路上引吭高歌,震响山野的一首古朴的哈尼族民歌。
我的家乡在云南红河南岸巍峨苍郁、层峦叠嶂的哀牢山区。这里森林茂密,花草芬芳,牛羊遍地。哈尼族、彝族、傣族等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居住在这个富饶美丽的地方。家乡的父兄们用勤劳智慧开凿的哀牢奇景——梯田,像万道银梯,依着山势,从山脚直挂山顶。
家乡的哈尼族、彝族、傣族同胞,一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历史上搭“牛亲家”、“马亲家”的习俗,一直沿袭到今。
哀牢山区气候温和,但山上山下气温相差较大,坝子里的农事季节比山上来得早。住在山腰上的哈尼族、彝族同胞,就和住在坝子里的傣族兄弟变工互助,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生产,“牛亲家”的习俗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般说来,搭“牛亲家”是以坝子里的傣族为一方,以半山上的哈尼族或彝族为另一方;一方有母牛,另一方有公牛。物色好对象之后,经过平等互利的协商,自愿把公牛和母牛配成一对,这种关系确定下来后,一般不予改变,就像人们定亲那样,以此两方便成了亲家。春天,坝子里水草丰茂,牛马就由傣族亲家喂养,那时正好是早稻播种时节,牛马就归傣族亲家使用;夏天,正是半山腰上的哈尼族、彝族兄弟种中稻的时候,牛马就由他们管理和使用;冬天,山上气候冷了,牛马就回到坝子过冬。这样,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牲畜保养,生下的牛崽和马驹,归双方所有,将来买卖或宰杀,利益均沾。双方在这共同的劳动和交往中,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十年浩劫期间,这种传统的美俗遭到了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民族政策回来了,“牛亲家”、“马亲家”又恢复起来。近几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家乡的生产发展了,这种“亲家”关系,把各族人民的利益,从生产到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