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陈俊生在甘肃宁夏调查时强调 扶贫工作要“向前抢” 肯定“三西”建设七年取得巨大成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17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陈俊生在甘肃宁夏调查时强调
扶贫工作要“向前抢”
肯定“三西”建设七年取得巨大成就
据新华社银川10月16日电 (记者王漫沧)国务委员、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最近在甘肃、宁夏两省区的贫困地区调查研究后强调指出,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速度,巩固已经取得的扶贫成果,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必须加强县、乡组织建设,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只要各级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带领群众,同心协力,卧薪尝胆,彻底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目标就有保证。
从10月5日到10月13日,陈俊生在甘肃定西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走访了30多个不同类型的农户,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他还视察了当地一些小流域综合治理典型、吊庄移民新村、乡镇企业和私人企业,同基层干部座谈,共商脱贫致富大计。
陈俊生这次调查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一块贫困区,被称为“贫困之冠”。7年前,国务院决定把“三西”(甘肃的定西地区、河西走廊商品粮区、宁夏的西海固地区)建设列为全国农业区域性开发建设的重点,从1983年起,在10年内每年拨专款2亿元予以扶持。这次陈俊生高兴地看到,7年来“三西”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原来有70%的农户是贫困户,现在这些人85%以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一部分农民已经走上了富路。所到之处,大部分农民面带欢笑,过去那种愁苦相已很少见。陈俊生高兴地说:“中国贫困之冠的帽子你们已经摘了!”
“三西”建设今后如何进一步发展,是陈俊生这次调查研究的主题。他认为,“三西”的扶贫工作目前存在着不平衡、不稳定、不落实的问题。为此,在今后的经济开发中,要进一步调整单一的农户家庭经营结构,多找一些生产门路,长效项目和短效项目结合,种植业、养殖业和家庭工副业结合,让农户有些“铁杆庄稼”,这样就可以不因自然灾害而出现大的变幅。同时,要把一家一户的产业多样化同区域性主导产业的形成结合起来,建设龙头骨干项目,发挥两个优势,形成较大规模的商品性生产。
陈俊生在看了几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之后指出,这是“三西”长期建设的一项重要成就,是黄土高原“绿色革命”的曙光。这件事办好了,不仅对改变西北地区的自然面貌、贫困落后面貌意义重大,也是对维护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的重大贡献。
针对一些人的顾虑,陈俊生在同当地基层干部的座谈中一再强调,发展个体经济和私人企业是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出路,对这个政策不要犹豫,不要动摇,不要改变。在守法经营、照章纳税的前提下,不要怕个体户、私人经济的发展。流通领域的活动也可以搞,经商赚的钱,首先解决温饱,有了更多的积累后引向办实业,吸收贫困户的劳动力,这方面已经有了成功典型,要大胆支持发展。
陈俊生指出,扶贫工作的经验可以总结很多条,人的精神状况是根本的一条。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干部对扶贫工作一定要有“紧迫感,向前抢”的精神,要开展一场竞赛。这场竞赛是人的素质的竞赛,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