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服务大众志不渝——港澳中银集团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17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服务大众志不渝
——港澳中银集团见闻
本报记者 计泓赓
公正的评价
在港澳采访期间,有位银行界人士对我说:“港澳中银集团过去偏于‘保守’,近几年开拓创新,形象大为改观,已经是这里公认的仅次于汇丰的香港第二大银行集团。资力厚,信誉好。中国银行澳门分行更是澳门一家最大的银行。中银集团的发展动向已成为这里报刊经常报道的热门话题。”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特意翻了翻近两年香港报刊有关报道,又去中银集团几个银行转了转,深感此话不假。
请看香港多家报纸曾发表在显著地位的大字标题:
“成为银行界另一王国,中银集团积极进取”,“中银势力锐不可当”,“中资银行经营多元化”,“业务重点集中本港,中银集团增长理想”,“高耸入云中银新厦(按:指即将完工的70层大厦)势力象征,中银集团锐意发展港建根基”……舆论评价可谓高矣。
香港一位记者写道:
“今天,虽说不上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配合明亮一新的营业大堂,人们已看到一张张笑脸和亲切的招呼,更重要的是效率快了和服务项目多了,受客户赞扬多了。”今年3月2日,香港某报在题为“中银集团推出‘外汇宝’,多元化服务更进一步”的报道中,开头就说:“中银集团向以雄厚之实力为基础,服务大众为己任,竭诚为广大市民提供多元化服务。”
不错,“以服务大众为己任”“发展港建根基”,正如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主任黄涤岩说的:“根植于斯,服务于斯”,这是中银集团为什么能在今年6月一场空前的挤提风暴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深层次的因素。在香港开业已有70年历史的中国银行(其他姊妹行最年轻的也都有30年以上历史),已深深根植于港澳经济这个大有机体中。中银集团的14家银行,近300家分支行遍布香港、九龙、新界、澳门各个角落。中银集团犹如有机体中一根主动脉,港澳经济少不了她。建国4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0年来,她为港澳经济血液循环畅通无阻而忙,为服务大众、繁荣和稳定港澳经济而忙。
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现代化、多元化、国际化三个轮子一起转,服务大众矢志不渝。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银行林立,百舸争流。现在你随便走进中银集团哪家银行,其门面,其内部设施,工作运转,业务素质,均有明显的改善。这是他们近几年来励精图治的结果。耗费巨资建设、去年开通使用的中银新电脑中心,在目前香港银行业中规模最大,设备也很先进。现代化的电脑联网,你在一家存了款,等于在13家银行、近300家分支机构都有了户头,走到哪都可取可存。业务量不断增长的存款、放款、汇款、保险、信用卡、代客买卖黄金、股票等等,均由电脑提供快捷、准确的服务;遍布街头的700多部“银通”自动提款机网络,除为本集团服务外,还与香港30多家同业连成一体。现代化的设施,为业务多元化、国际化,为服务优质、经济高效创造了条件。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中银根据不同客户的需要,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有柜台服务、大堂服务、电话服务、上门服务、邮递服务。自动转期存款,到期银行可给自动转期,客户免办手续,还可免遭利息损失。今年一季度推出的“外汇宝”,一个存折,最多能处理18种外币存款,存户毋需带多本存折。在一些分支行营业厅,常常可以看到顾客们注视电脑终端屏显示的外汇牌价变化,他们会视行情立即决定由何种外币转存何种外币。存户非常欢迎这种“外汇宝”。再如中银集团开办的楼宇分期贷款,期限长达20年,支持市民安居乐业。现在中银对市民购买住宅等楼宇的贷款总额已超过300亿港元。“宝生黄金足九九,港九新界到处有。”中银集团成员之一的宝生银行,是香港代客经营贵金属的权威银行。它不满足于搞单一贵金属业务,立志使自己变成金融超级市场,客户来后犹如进入百货公司或超级市场,可以任意“选购”。
对外贸易和制造业是香港的经济命脉。因此贸易融资和工业贷款,也是中银集团业务发展的重点。近几年,中银集团的贸易融资业务增长幅度最大。工业贷款则从1983年的3000多笔增至1988年的1.6万多笔。中银还给香港的大型公用事业如海底隧道、地铁、电厂提供了巨额贷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10年来,中银支持大批港澳客商走向祖国广阔天地开拓、赚钱。君不见,在珠江三角洲,在沿海开放地带,在长城内外以至天山脚下,到处都有港澳客商的踪迹,投资办厂,加工装配,补偿贸易,搞得红红火火。这是一举三得的大好事啊!对港澳投资者有利,对繁荣港澳经济有利,对内地建设有利。中银集团在近10年中为港澳商人到内地投资及搞“三来一补”提供的融资累计达180多亿港元。
凡此种种,种种,更不用说中银集团在香港发生银行风潮、股市风潮时参加的“救市”活动,不是最好说明中银集团确确实实是港澳社会中的一员,是真心诚意地为港澳经济的稳定和繁荣而尽心尽力的吗?
“中银是我们自己的企业”
中银集团的当地员工多。无论是老一辈的银行家还是年轻的员工都自豪地说:“中银是我们自己的企业。”
在1.3万多名职工中,中银集团内地派出人员大约只占1%。职工队伍本地化,各姊妹行的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绝大部分均从当地人中选拔,大大增强了中银集团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本地人在这里工作,都感到心情舒畅。最明显的有两条:这儿人际关系平等,“小伙计”和“大经理”职位有区别,但无贵贱之分,人格受到充分尊重;另一条是中国人的归属感,同胞如手足,亲如一家人,在中银工作安全、和谐。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6月挤提风暴中,他们如此爱国爱行,坚守岗位,风雨同舟。因为,他们最明白中银集团是为谁辛苦为谁忙的,中银的一切都凝集着他们的心血、智慧和劳动,他们对客户的解释和劝导也是最具说服力的。
水乳交融,不仅表现在内部,也表现在社会生活上。近几年,中银集团很重视改善自己的社会形象,积极参与并支持社会公益活动。如中银连续四届独家赞助香港中银杯国际田径“金—哩”邀请赛,独家赞助香港工业总会评选青年企业家活动,参加公益金百万行,国际龙舟赛等等。黄涤岩说得好:
“作为扎根港澳的银行,要为港澳社会所认同,就必须尽力为当地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同当地社会生活溶成一片。”他们正是这样做的。
可喜的是,港澳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乱了中银集团,也就是乱了港澳金融。中银吸收的存款,取之于港,绝大部分用之于港。近期中银集团存款已有明显回升。不少工商企业和市民已转回存款或要求中银提供各种服务。中银系统1万多名员工正以新的姿态开拓新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