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扫黄”顺乎民意大得人心——首都有关各界举行座谈会揭露“黄毒”危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18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扫黄”顺乎民意大得人心
——首都有关各界举行座谈会揭露“黄毒”危害
编者按:10月13日,全国整顿清理书报刊和音像市场工作小组召集首都教育、出版、公安、妇联等有关各界人士的座谈会,揭露淫秽书刊和音像对青少年的危害。这里刊登的是发言摘要。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吧!听听这些义正辞严的控诉吧!每一个共产党员和共和国的公民都有责任来清扫这些精神垃圾,保护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正面教育常常被一本坏书抵消了
王常祉(北京市汇文中学副校长):
青少年处在长知识、长身体、世界观尚未形成的时期,可塑性强,但自制力差;模仿力强,但分辨力差,因此,黄色书刊、音像对青少年的影响极为严重。这些年,那些受到凶杀暴力、淫秽书刊和音像影响的学生,所表现出的状态是:
第一,精神恍惚,萎靡不振。许多接触了黄色书刊、音像的孩子一改原来天真烂漫、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变成昏昏沉沉、不求进取的心态,像丢了魂一样。
第二,无心读书、学业荒废。一名男学生在课堂上读《少女的心》,如痴如醉,连老师走到自己身边都没有发觉,更谈不上听老师讲课了。有的学生以高分考入重点学校,读了坏书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甚至留级、辍学。
第三,道德滑坡,纪律涣散。一名女生看了描写妓女生活的影视片,产生荒诞的想法,认为妓女能享受多人的爱,于是打扮上街找男朋友,结果被小流氓追逐到家里来,险些出问题。一名男生在书摊上花一元钱买到一张已经变黄、破旧的小报,在同学中互相传看,男生之间打斗时做下流动作,使班集体受到精神污染。
第四,入伙结帮,打架斗殴。有些学生受暴力、凶杀读物影响,封建帮会意识严重,人际关系采取“实力政策”,靠拳头说话,没有是非、法律观念。
第五,以身试法,走向犯罪。有的学生看了色情淫秽书刊后,就想模仿试一试。有个男生就因猥亵幼女而被拘留。
青少年受坏书毒害后,很难自拔。有的教师感慨:“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正面教育,常常被一本坏书给抵消了。”广大教师和家长心急如焚,多年来呼吁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党中央下决心把“扫黄”斗争进行到底,顺乎民意,大得人心,我们坚决拥护。关心青少年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呵。我们不仅要清查校园内的黄书,更要进行正面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品德素质和审美能力,不断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
董柏林(北京市教育局政教处副处长):
有一些“视线外学生”——即在校表现较好,被认为不会学坏的孩子——也受了坏书的影响。有个共青团员,还是北京市连续三年的三好学生,就毁在一本坏书、一盘黄色录像带之中了!社会上坏书和黄色出版物的泛滥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学校教育学生要追求理想,坏书却教他们追求拳头、枕头。难怪家长要说“教师育人、坏书毁人”了。
所以我们要提倡育人的精神产品,禁止毁人的东西泛滥。1979年以来,北京市的教育系统组织中小学清查过三次坏书,但由于缺少社会各界的配合,孤掌难鸣,未能斩草除根。应当全社会都来重视“扫黄”工作。我们与20家出版社协作筹备出版《儿童文库》、《少年文库》和《青年文库》,向不同年龄层次的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共青团北京市委组织中学生开展“我写我的歌”活动,评选出10首中学生自己的歌曲。“我读父辈喜爱的一本书”活动也很成功,《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好书重新回到孩子们手中。
我们希望党中央、国务院能采取具体措施,鼓励文学艺术工作者多为孩子们写好书、谱好歌。
淫秽书刊毁我下一代触目惊心
谭朴(北京市朝阳区工读学校副校长):
工读学校担负着教育、挽救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青少年的艰巨任务。近年来挽救工作越来越难做,失足青少年的改好率日趋下降,其中不良社会风气与黄色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书刊的屡禁不止是重要原因。受黄书毒害而走向犯罪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倍感头痛,十分困惑。
据统计,60%的工读生不同程度存在性罪错,女生尤其严重,有性罪错的占75%。看着孩子们一份份受淫秽书刊、录像带毒害的交待材料,听着孩子们受过教育幡然悔悟后对坏书血和泪的控诉,我们对那些出版、发行、销售黄色书刊与录像带的单位和个人无比愤慨。
我举一些发生在工读生身上的触目惊心的事例。17岁的男孩子小李,曾经是学校团委委员、学生会主席。他小学、初中时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市、区级三好学生。然而读了手抄本《曼娜回忆录》、《少女之心》等坏书之后,他完全被书中的淫乱情节迷住,读了一遍又一遍,陷入性幻觉之中,“试一试”的念头日趋强烈。自此,小李完全变了。一年多的时间里,被他猥亵、污辱的女生竟达8名之多。一个本来素质很好的孩子就这样堕落了。
15岁的女学生小王,小学时品学兼优,酷爱体育,曾经打破过市级纪录。她希望像女排大姐姐那样,长大后走向世界体坛,为国争光。她果然被市体校选中,在训练中她十分刻苦。市运会上,小王一举夺得女子100米、200米两项冠军,接着,又获全国分区田径赛少年组女子全能第一名。她多么向往五星红旗能在自己面前冉冉升起,可是,她也接触到了那些精神鸦片。结果,小王变得厌倦训练,不想读书,后来干脆逃学,出去与坏人鬼混,追求享乐、放荡的生活,对学校的教育和处分根本不放在心上,连受到拘留也满不在乎,市体校不得不把她开除。她成了工读学校的学生。
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彻底清除那些精神鸦片,我们这些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才有信心、有可能挽救那些失足青少年。
周德钧(北京市少年犯管教所所长):
淫秽色情书刊音像是如何毒害青少年的,我们劳改劳教工作人员的感受十分深刻。北京市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犯有流氓、卖淫、强奸、轮奸等性犯罪的情况触目惊心。1982年,少管人员和少年犯中,属于性犯罪的占10%,1987年以后这个比例达到41.2%,5年中上升31.2%。性犯罪年龄下降,1982年以前平均年龄为15.5岁,1987年以后平均年龄只有14.8岁,年龄最小的仅12岁。更为严重的是,少年犯中性犯罪的心态和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性犯罪后,抬不起头来,觉得是见不得人的事;现在,根本没有犯罪感,不但不认为可耻,反而引以为荣,觉得交异性朋友多、性犯罪多的是“英雄”、有本事,反之是狗熊。
这些十几岁的青少年处于性萌动时期,对性十分敏感,接触淫秽录像后神魂颠倒,有的不能自拔,走向犯罪。淫秽物品对青少年的影响、毒害之快,到了立竿见影的地步。一个15岁的少年在朋友家见到一本黄书,反复阅读书中表兄表妹性关系的描写,回家后就把3岁半的小妹妹奸污了。有些女孩子发展到群奸群宿和卖淫。有两个16岁的女少管人员,曾共同找了一个40多岁的男人同床奸宿,还索要什么“青春补助费”。
还要指出的是,宣扬凶杀暴力的书刊、影像对青少年的毒害也很大。1982年,少管人员和少年犯中,持械抢劫和伤害的仅占犯罪总人数的2%,1987年以后增加到16.4%。一些青少年模仿江湖义气、哥们义气,信奉“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和“胆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一套,总想借群体的力量称霸一方。
一个少年在楼上家中看到同学与人打架,操了一把铁锹冲下来,不问青红皂白就加入。问他为什么不劝架,他说:“不能让哥们吃亏,要助哥们一臂之力!”还有3个15岁左右的少年犯,曾经结为兄弟,发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其中一个孩子建议合力称霸一方。结果,他们在一周内抢劫10次,其中伤害事故不少,受到法律制裁。
这些走上邪路的青少年绝大多数意识到,自己是淫秽暴力书刊音像的受害者。一名14岁的少年沉痛地说:“我恨当初没听老师、家长的话,更恨写坏书的大人,他们是叔叔、阿姨吗?他们是文学家吗?他们在害人!请求政府想想办法救救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孩子,别再走我的路。”
姜荣生(北京市公安局治安处查禁科科长):
复制、贩卖淫秽录像案件逐年增多,1987年全市查获91起,1988年增加到129起,上升了42%。1985年以来查获的复制、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4049人中,青少年占的比重较大,25岁以下的青少年达2400人,占59%。特别是中学生观看淫秽录像的案件逐年增多,1987年29人,1988年猛增为92人,上升2.1倍。青少年看了淫秽录像以后,中毒之快、中毒之深是难以想像的。我仅举几个例子就可以说明。
7月,在塔园外交公寓抓获一名向外国人卖淫的女青年。这个女孩子本是很要强的青年,曾揭发父亲的罪行。其父受法律制裁后,家里经济收入减少,她只得寄居在朋友家。在困难的情况下,她仍然坚持上学,成绩优良,毕业后在一家档次很高的饭店当服务员,表现也不错。有一次,她从同事手中借来一盘淫秽录像带,中毒很深,和男友模仿还觉得不如录像中外国人的性生活够滋味,总想找一个外国人试一试。最后,她在工作中主动向外国人挑逗,不顾国格、人格,向外国人卖淫。
航天部某厂有一名劳动模范、共产党员,在集体宿舍看了本厂职工借来的一盘黄色录像,像吸食鸦片一样上了瘾,看了一遍还想看,越看越想看。他说:“一天要是不看黄色录像,就像缺点什么,连吃饭都觉着不香。”他还伙同本厂几个青年职工开着汽车到处搜罗淫秽录像,最后终于因复制、传播淫秽录像被查获,送去劳动教养。
“扫黄”的同时更要提供健康读物
甄砚(北京市妇联常委、儿童部部长):
这些年来,黄色的东西从手抄变成铅字,从地下转为公开,其为害程度令人发指。
据调查,目前青少年的生理成熟期提前了。北京市女孩子初潮的平均年龄是13.09岁,男孩子遗精的平均年龄是14.37岁,均比全国的同类指标提前。相对来说,孩子们对青春期来临的心理准备却很不足,因而容易被精神毒品乘虚而入。
凡看过坏书的青少年,基本可分成三类,可以概括为“两头小,中间大”。一类是班干部、优等生,他们读了黄书后,会有几天的精神恍惚,但毕竟还有一定的自制能力;而且他们学习任务重、社会活动多,很快会忘掉读过的东西。一类是中等生,这部分学生是大量的,他们读了坏书,往往情不自禁,反复回味,难以自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万一再有外界引诱,很容易变坏。还有一类是差生,本来就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思进取,他们不光自己读黄书,还传播给自己的同学,甚至引诱别人,导致犯罪活动。
从我们对中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来看,黄色书刊败坏了学风,诱发孩子们很早就热衷于交异性朋友。1983年以后,异性交友的年龄层次越来越低,比例越来越高,甚至一些小学高年级女生也卷进去了。
现在,党中央、国务院终于下决心向腐蚀青少年心灵的精神毒品开刀了,希望一定要一抓到底,不能手软。
青少年求知欲强烈,因而在查禁坏书的同时,也要向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暑假期间,电视台播放了20部优秀中外影片,我们组织了影评征文活动。有点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反响最强烈的是《雷锋》,1000多篇征文当中有200多篇是写《雷锋》的观后感。北京四中的一个学生在影评中诚恳地写道:“今后,我要时刻想着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在同学们喜爱的影片中,名列前茅的除《雷锋》外,还有《保尔·柯察金》、《英雄儿女》、《上甘岭》、《丹娘》等。一个同学看了《丹娘》后写道:“我懂了,为祖国和人民英勇献身就是幸福。”
警惕不法书摊卷土重来
高树林(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坏书不仅是教唆犯罪的教科书,也败坏了出版社的名声。人们原来信赖国营的出版社,但这些出版社近几年也出坏书,招致责难。
有人说出版社是“黄源”,软刀子杀人,杀人不见血,要钱不要后代。有的黄书一种便印刷十几万册,甚至几十万册,加剧了纸张供应紧张。滥出坏书还毁了一批出版社的干部,为了钱无视党的政策和法律,出坏书进了监狱。坏书泛滥,大量偷税漏税,肥了个人,坑了国家。
北京市整顿清理书报刊及音像市场的工作是从7月中旬开始的。到10月7日,全市共收缴查禁书刊56万册,停售封存书刊26万册,收缴淫秽录音带500盒、录像带1529盘,查获非法编辑、出版、印刷、发行淫秽色情书刊的团伙3个,破获传播、放映淫秽录像的团体6个,查封非法复制加工黄色音像带的工厂一个,吊销个体书摊营业执照23人。
书刊音像市场初步改观,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还有隐患。前一阶段,在“扫黄”的威慑下,一些书摊不出摊了,或者把查禁的书刊暂时藏匿起来,准备风声过后再出来。也有少数人把公开活动转为地下交易。因此,我们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打持久战。
很多人担心“扫黄”一阵风,扫一阵就完了,走过场。一些书摊也有经验,过去都是节前、重大活动前扫一阵,他们躲一下,过后卷土重来。这一次就是要改变过去的做法,一直搞下去,取信于民。我们现在各区、县的“扫黄”办公室的机构不能撤,人员一个也不能走,不能松劲。要把坏书坏影视扫除干净,决不能半途而废。
“扫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刘忠德(国务院副秘书长、全国整顿清理书报刊和音像市场工作小组组长):
同志们谈到的事实还远不是危害的全部,但已经使我们感到触目惊心。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如此重视
“扫黄”工作,为什么全社会如此关注,为什么每一位父母如此担心孩子会受到精神毒品的危害。从发言中可以听到全社会都在发出呼吁,决不能让这种危害再继续下去了。
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顿清理书报刊及音像市场的活动,这是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措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步骤,关系到能否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能否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这一个多月来,“扫黄”已初见成效。全国已收缴5000多万册淫秽黄色、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书刊以及40万盒淫秽录像带;查处了300个制黄、贩黄团伙和1800多个有关犯罪人员,对其中罪大恶极的分子依法给予了最严厉的惩处。
但也应该看到,要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尚需要更艰苦的努力。因为这是全社会的共同工作,单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是不能奏效的。
所以,我们希望全社会的支持,把“扫黄”进行到底。特别要把集中一段时间的整顿清理与长远的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就是说要纳入法制的轨道,建立有关的长期机构。
光是把文化毒品和垃圾清理出来是不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多给群众和广大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学艺术作品,用健康有益的文艺活动占领精神文明领域。我们寄希望于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创作更多的健康文化食粮。
(本报记者采访整理)
(附图片)
近两个月来,北京市组织有关部门对书刊市场进行检查。这是检查人员在玉泉路检查书摊。
新华社记者 唐师曾摄
这是今年9月在浙江省某县城摄下的一个个体书摊。摊上放着、挂着的是不健康读物。令人吃惊的是,书摊的主人竟是一个孩子。 
吕惠民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