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读者来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5-28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
本报读者纷纷来信
拥护合理使用专门人才
编者按:五月十九日本报发表了董振玉等同志对各部门使用干部的意见,同时发表了本报对这一问题的简评。各地读者纷纷来信,表示拥护这些意见,并揭露了他们所知道的一些使用干部不合理的现象。现在选登五封来信如后:
建议工业技术干部归队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学过机械工程并有多年从事机械制造工作经验的干部。我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内,曾经学了不少克服困难、寻找代替品的办法。在解放战争中,由于革命的需要,我被调离原来的机械制造工作岗位,到现在已经四年。我很想仍旧回到原来所熟习的工作岗位上去。当今全国调整机构的时候,我希望人民政府发起一个工业技术干部归队运动。同时,由人事部门向各机关保证,被抽调了干部的部门,如有必要的话,给予适当的补充。余芳吾
已经在大学毕业的学生不应再调到大学去学习
编辑同志:读了五月十九日人民日报所载董振玉等六位同志所提关于使用干部的意见后,我们联想起我们这里的一些情况。
我们是一批从部队中抽调出来到大学里学习的青年干部。我们到学校来学习,是符合于中央人民政府培养建设干部的政策的。但是,在我们这些同志之中,有的已经在大学机械系毕业,有的已经在大学农业化学系毕业而且在农业部门工作过,有的有一定的文学水平且有创作出版,有的曾经在新闻专科学校毕业,有的曾经在俄文专门学校念过书,俄文程度胜过现在一般大学俄文系毕业生的水平,有的在一九五零年大学毕业后由中央教育部统一分配了工作,还有几位已经在大学毕业或肄业,都是有一定的业务工作能力和工作历史的青年。我们认为把这些人马上调派到适当工作岗位上去,在祖国建设事业上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不必再重复学习。希望有关部门迅速考虑处理。
林之等
希望中央交通部干部学校合理使用干部
编辑同志:人民日报五月十九日发表的董振玉等六位同志对于各单位使用干部方面所提出的意见,我认为确是值得各机关普遍注意的。中央交通部干部学校就有浪费人才和埋没人才的严重现象。例如从武汉交通学院电机系毕业的余昌其,是一个材料技术人员,但他却被分配在干部学校担任班主任,每天管理同学的生活和学习。有一个姓季的同志,在大学统计班毕业后,就被分配在干部学校搞教育工作。又有一个姓周的同学,也是学工的,却在搞班干事工作。还有的同学擅长会计,却被分配搞收发登记工作。类似情况很多。最近该校正在整顿组织机构,希望该校领导方面对上述情况加以注意。 徐夕明
东北人民政府人事部
应纠正让工程人员作人事工作的现象
编辑同志:五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董振玉等六位同志对使用干部的意见和关于这个问题的“简评”,我认为这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
去年秋季西南区高等学校毕业生三百多人,由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统一分配到东北来工作。绝大部分同学都是根据“学用一致”的原则,由东北人民政府人事部分配到有关工作岗位上去了。但有一些同学却因“工作需要”,被东北人民政府人事部留在本机关里搞人事工作。这些同学大都是学机械、化学、化工、物理的。我认为这些同学的工作是需要调整的。
目前东北的经济建设正在飞快地发展着,专门技术人才的数量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建议东北人民政府人事部检查一下历年来东北区人事分配尤其是技术人才分配的情况,务使“人尽其才”,使干部能在革命工作中发挥最大的力量。 雷观光
华东区土产公司猪业运销部
某些干部有用非所学现象
编辑同志:中国土产公司华东区公司猪业运销部干部有用非所学的现象。据我所知,该部秘书科总务股的王祖铎同志,曾在重庆钢铁厂技工学校和机械保养训练班毕业,却没有做和他所学有关的工作,而是做一些事务性的登记工作。当他向领导方面说明自己希望做有关技术的工作时,一位负责兼搞人事科工作的周明同志,就给他加上了“不服从组织”、“闹情绪”、“思想有问题”等帽子,并让他作了“检讨”才算了事。另外一位祝炳臣同志,已做过三年电讯工作,现在该部秘书科担任文书。像这样干部用非所学的情况,也许还有。因此,我建议该部检查调整。 王时霈
对各厂矿招收工人的建议
编辑同志:土地改革以后,由于农民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有些地方出现了劳动力剩余的现象。好多农村青年要求去工厂、矿山工作。但往往由于地区偏远,消息不灵,很难找到工作。河北省丰润县城西某村有四个青年,曾先后四次到唐山找工作,都没有成功。而很多工厂、矿山由于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特别在东北区),已感到劳动力不够,急待补充。所以,我建议各厂矿部门或有关领导机关,今后如需要补充劳动力或招收学徒工,最好通过各省、县的劳动部门,有计划地招收,以免许多人徒劳往返。 张宝琦
代耕工作中不应临时派工
编辑同志:川东某些县在代耕工作中,还有“乱点兵”的现象。烈属军属经常跑到村政府要求派人替他们做地里的活。村政府对这件事采取应付态度,临时要人,就临时派差。某些干部错误地把具有政治意义的代耕工作,变成了劳动改造工作的性质,把地主、二流子等组织成代耕队,替烈属军属代耕。如广安县二区化龙乡某村人民政府就让地主、二流子去替军属傅表年代耕。因此,傅表年的玉蜀黍根本就没有生长起来。云阳二区回龙乡长沙村人民政府派地主薛敦明给烈属薅草,他到了地里,光拔秧不拔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烈属军属的生产。我认为,凡是目前代耕工作仍然停留在“临时派工”或有类似情况的地区,应该迅速加以纠正,以免造成烈属军属生产中的困难。
朱云
各地应及时结算代耕工账
编辑同志:及时结工算账,是加强与巩固代耕工作的重要环节,但在某些地区,却没有注意这个工作。有些群众就因为这个缘故,不愿给军属多代耕,甚至个别出工多的便认为自己“倒了霉”,结果影响了代耕工作。如山东省邳县六区尚家湾村高大爷,去年给军属代耕五亩地,成绩很好,但没有计工找粮。今年仍要他代耕时,他说:“我去年给军属多出的工没有算账,今年还找我代耕吗?”郯城县二区刘港口村代耕户张如良因去年牲口代耕的工账没有结清,今年再找他代耕时,他就说:“去年欠我三十七个工,现在还不找给我,光说要打条子给我,条子能喂牛吗?”东北松江省双城县十四区靠山村,由于去年的代耕工到今年四月还没有清账,影响到今年包耕组的确定。据了解,其它地区也有类似情况。
因此,我建议各地今后按季节结算代耕账,以巩固群众的代耕热情。郭文魁
应教育烈属军属克服依赖思想积极参加生产
编辑同志:现在烈属军属的政治地位提高了,尊敬和爱护烈属军属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但某些地区的个别烈属军属,却还有依赖思想和平均主义思想。如南京市郊区军属何王氏,本人四十八岁,还有二十二岁及二十岁的两个儿子,有四亩田和四亩半芦苇地。她家有劳动力,还要群众代耕二亩半田,群众甚为不满。不久以前,我们到察哈尔省察南专区和河北省通县专区等地检查工作时,也曾发现类似情况。如通县六区定辛庄军属王武氏,过去每天起早拾粪,粪筐常不离身;今年听说政府发动群众帮助烈属军属解决肥料问题,她便不再拾粪了。有些自己能买肥料的烈属军属也不买了。又如察南专区宣化县十区武家庄,在今春政府发放优待粮时,有些家庭并不困难的烈属军属也要求发给。因此,我建议各地有关部门除注意动员群众作好优抚工作外,还应该对烈属军属经常地进行关于优抚政策和参加生产的教育,号召他们争取更大光荣。 冠军
潞城县南流村检查代耕工作
编辑同志:山西省潞城南流村优抚委员会,在春耕播种运动中,为了保证烈属军属的地也同样增产,对村中代耕工作作了一次实地检查。检查结果,知道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代耕工作做得最好。军属王盘水的一块地,地边塌了二年多也没有修好,归农业生产合作社代耕后,两天就给弄好了。群众反映:“生产合作社不光是互助模范,还是代耕模范,给军属代耕的地比那年都强。”可是个别单干户对代耕工作只是潦草从事,弄得“麦子长得像牛毛”。该村在检查后,对代耕工作作得好的和坏的突出户,在黑板报上和广播台上分别进行了表扬和批评,因而推动了全村的代耕工作。现在,农业生产合作社和许多互助组都卷入了保证烈属军属全面增产的运动中,都把优抚工作列为爱国公约中最重要的一条。
汪潾秀樊过成刘生泉赵中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