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向我看齐”——记湖南岳阳县委书记黄甲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20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向我看齐”
——记湖南岳阳县委书记黄甲喜
金希光 吴又珠 陶小爱
1986年2月19日,在湖南省岳阳县三级干部大会上,岳阳县委书记黄甲喜面对两千多名国家干部,毫不含糊地提出:“在端正党风、不以权谋私和为人民办实事这几点上,各区乡、各单位的负责人要当表率,全县各级党组织向县委常委看齐,常委同志向我看齐!”
“向我看齐!”掷地有声,语惊四座,会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黄甲喜不会不晓得提出“向我看齐”意味着什么以及可能引起的反应和带来的后果。但是,为了表明反腐败的决心,他认为自己只能有一种选择:挺身而出作表率。
在岳阳县,黄甲喜骑单车是出了名的。
一年365天,除了出差、开会,大部分时间他是在基层转。下基层,不少时候是骑单车。单车去不得的地方,就走着去。
对黄甲喜骑单车深入基层,上下左右褒贬不一。在贬议中,有两说颇有代表性。一曰:如今是商品经济时代,讲对外开放,横向联系,县里当头头的老往下面跑,能跑出什么名堂来?二曰:既然有小车,何必踩单车,四个轮子总比两个轮子快,不是要讲时间观念和工作效率么?  其实,黄甲喜对开放和横向联系并非不重视,他本人就到最开放的广东去开过眼界,也派人到温州去见过世面,还以广罗人才的至诚,为振兴岳阳恭请四方名士。但他认为,作为县委书记,立足点应放在本县,主要任务是结合本县实际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发展社会生产力,培养“四有”新人,把两个文明建设抓好。这就需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那些最需要我们去的基层,往往是汽车进不去的地方。所以,尽管有人非议,他还是经常踩着单车在崎岖不平的乡村小路上奔波。  在人们的心目中,这辆不仅超负荷运转而且超期服役的单车,已成为黄甲喜坚持艰苦奋斗作风的见证。它辐射出的感召力,对班子内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一些党政机关竞相购买高档小车的“豪华热”时,岳阳县委却作出了“迈开双脚,下乡下厂”的决定。这条发表在湖南日报上的新闻,生动地显示出这种感召力。
但人们最为关注的,还不是黄甲喜胯下的单车,而是他手中的权力。
黄甲喜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在这一点上保持着高度警觉,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些知情者评论,他有时严得有点不近人情。
他的两个儿子先后结婚,都是在保密状态下办的喜事,没有惊动县委机关,以免别人上门送礼。
他的父亲和岳父先后在乡下去世,他都叮嘱县委办公室的同志封锁消息,不让县里的机关、部门知道。并给当地的区、乡、村三级干部打招呼:丧事从简,切勿上门吊孝。
他的胞弟原来在农村当民办教师,老母亲要他这个当老兄的帮点忙,把老弟转为公办教师,吃上
“皇粮”,他坚决不答应。他的妻子梁英保原来是某市委组织部的一名正科级干部,调来荣家湾时,打算安排到县人事局当局长,他不同意。他的“框框”是:自己是县里的主要领导,爱人就不要安置到要害部门,也不要当部门的一把手。大家只好尊重他的意见,让梁英保到另一个部门担任副职。
对于他的家属来说,他手中的权力,不是意味着金钱、物资、优待、后门、享受,而是一种约束。人们都愿为家乡多做些贡献,但在家乡当主要领导却不容易。你当了“官”,亲戚朋友乃至曲里拐弯的亲戚朋友,自然会寻上门来要你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黄甲喜和梁英保定了一条“君子协定”:各自把各自亲戚朋友的关,一切按原则和政策办事,绝不开“后门”。由于坚持了这一条,上门求情的亲戚朋友有的满面春风进屋,满脸怨气出门,有的还骂他“当了官,六亲不认”。
黄甲喜在家乡的凌云小学读书时,因为家里太穷,交不起学费,做长工的父亲急得团团转,连声说:“莫读算了……”绝望中,村里一位教私塾的先生用一种权威的口气说:“甲喜不能辍学,这孩子天资过人,前途无量!”当即解囊相助。他父母感谢不尽,叮嘱他日后一定要报答。几十年过去了,童年的事好多淡忘了,可对这位先生的恩情黄甲喜和他的家人一直没有忘。
一天,他拆阅群众来信,这位恩人的手札赫然出现在眼前,要求帮助解决他女儿的户口问题。还是当年那种权威的口气:“我行将就木矣,过去从未向你提过任何要求,这件事,你一定要办到!”这是报答的好机会,然而他却不能利用这个机会,因为这种农转非违犯政策,他无法满足恩人的要求。沉思良久,他毕恭毕敬地给恩人回了封信,表达了对前恩没齿难忘之情和对此事深为抱歉之意。几天后,又请老伴写了封长信寄去,进行抚慰和祈求谅解。
在家乡这块土地上,黄甲喜欠下了一笔又一笔人情债。
黄甲喜一无烟瘾,二无酒瘾,三无牌瘾,只有书瘾。他阅读的范围很广,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学、心理学等各个方面的书籍,都有兴趣涉猎。特别注重和喜欢看的,是有关领导科学、行为科学和新思潮、新技术革命方面的著作。他平时严格拒收各种财礼,唯独对书开放绿灯。不少在外地工作的岳阳籍人士晓得他书瘾重,常给他寄一些刚刚出版的新书。近几年来,他看过的书刊足足装了两柜子。
在黄甲喜的生活日程上,同看书学习并重的,是处理群众来信。
办公室的同志作了粗略统计,到去年底为止,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他共收到群众来信4820多件,亲笔回信上千封。
这几年,他从群众来信中物色对象,聘请了上百名“上书言事”的议政员。
各式各样的群众来信,对黄甲喜既起监督作用,又起鞭策作用。
1989年元月,黄甲喜被中宣部、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光荣称号;今年“七一”,他被中共湖南省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同年3月,岳阳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建设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