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阅读
  • 0回复

战火中的贝鲁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20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在外国报刊上

战火中的贝鲁特
持续了半年的黎巴嫩炮战仍然毫无结束的迹象。在炮战的蹂躏之下,曾经生机勃勃、热闹非常的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如今已空空荡荡,满目凄凉。90%的贝鲁特居民已经流浪他乡,留下来的人束手无策,在艰难慌恐中度日。
一位在基督徒控制的贝鲁特东区开办美容厅的青年妇女萨尔瓦·阿什卡尔说:“我们像老鼠一样生活在地下,日夜无休止地躲藏在掩体内,胆战心惊。我们经不起更多的打击了。”在首都绿色分界线的另一边,月光明亮,一群群狙击手出没于被破坏的公寓之中。市内无水无电,医院缺医少药。坐落于巴卜达基督徒区山顶之上的总统宫殿,同其它建筑物一样,已被炮弹击成瓦砾。
大街上,遍地破砖碎瓦,被炮弹打得东倒西歪的电杆上挂着被击断的电线。大约有15万贝鲁特居民畏缩在地下掩体或地下停车场,靠仅有的一点食物维持生命,日夜期待尽快结束战争。公寓里,居住者拥挤在楼房底层的门口,用临时火炉做简单的饭菜,炮击间歇时,男人冒险出去寻找任何可以燃烧的东西,女人在家拼凑下顿饭菜,盼望男人平安归来。
在西贝鲁特穆斯林区,一旦炮击有所缓和,人们便钻出掩体,爬上汽车,带着能够携带的一切东西向南逃奔。一些人在亲戚朋友家避难,而成千上万的人则不得不在海岸公路沿线风餐露宿。他们或躲在汽车里,或躺在塑料篷下面睡觉。他们在公路旁,寒心而又侥幸地听着北面传来的炮声。在东贝鲁特,基督徒们还没有如此幸运。他们唯一的出路是从海上越过封锁,乘船逃往塞浦路斯。一对基督徒夫妻在最近一个夜里乘快艇“圣玛丽娅”号潜逃时,快艇被炮弹击中,两个女儿被夺去生命。
被封锁的东贝鲁特的燃料十分短缺。液化气站前面排着买煤气罐的长队。每罐煤气售价21美元,而在过去和平时期只卖1美元。贝鲁特市哈姆拉大街是市内的主要商业区,过去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如今弹痕累累,死气沉沉,只有几家小餐馆在炮击间歇时才临时营业,但很少有人光顾,人们担心在那里吃饭时一下子成为炮灰。市内的银行、商行均已关闭。政府机构已丧失作用。没有人能领到工资。学校已被关闭好几个月。
看来,经历了15年战乱而深感绝望的贝鲁特居民短期内很难盼来和平生活的曙光。
(曹怀正、白丽红据美国《太平洋星条旗报》编译)(附图片)
图为贝鲁特的两个男孩在环视家里的破砖碎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