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苏联加速对外经济科技联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21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苏联加速对外经济科技联系
  方萱
苏共27大把加速对外经济科技联系作为实现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改革措施。几十年来,苏联把对外经济科技联系只局限于“调剂余缺”上,基本上实行的是闭关自守的政策,因此很多技术落后于西方。例如,苏联目前钢产量是美国的两倍,但汽车工业用的冷轧钢板还需从西方进口。
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在对外经济技术联系的战略指导思想上作了调整。他认为,对外经济因素是科技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加速器和解决政治任务的重要手段,而不仅仅是“调剂余缺”的问题。他指出,苏联经济将分阶段同世界经济联成整体。
苏联首先改进了同经互会国家的合作机制,把它与经互会国家以贸易关系为主的合作转向生产高度专业化的密切合作,促进经互会国家的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一体化。它改进了与经互会其他国家的合作方式,生产企业享有广泛的直接联系权,从选择合作伙伴、确定合作方式到签订合同、协商产品价格。
苏联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积极争取参加国际经济组织。它从1986年起就要求加入关贸总协定。在苏联的推动下,经互会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去年建立了正式关系。
建立合资企业是苏联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因为合资企业可以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苏联在建立合资企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1987年初,合资企业总共才有7家,到1988年底发展到160家,到今年7月1日苏已成立680家合资企业,其中88%是与资本主义国家合资的。
为了加快对外经济联系步伐,苏联部长会议1988年12月通过专门决议,放宽兴建合资企业的政策。如规定取消外国投资者在合资企业中的股份规定,合资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可由外国公民担任,对合资企业为发展生产而进口的商品将征收最低进口税。或者完全免税;同时还大大简化了建立合资企业的手续。
外贸体制改革进展迅速,如规定从今年4月起,凡是产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拥有竞争能力的一切企业、联合公司等组织,在外汇自负盈亏的基础上均可以直接经营进出口业务,并自行决定出口项目,同时还可以用外汇收入自主进口生产所需要的设备等。
由于采取了上述积极措施,就形成了公司办外贸的新局面。除合资企业外,苏联在国外的合营企业也日益发展,活跃于西方国家的合营企业已达百家以上。这些合营企业大多从事商业或制造业,也有一部分经营银行、运输或技术服务。
苏联积极筹建自由经济区。今年秋天,苏联在维堡地区将建立“自由企业活动区”,以便吸引西方的企业同苏联公司进行合作。苏联已决定在远东城市纳霍德卡建立新的自由经济区。据悉,拟议中的远东自由经济区还包括萨哈林岛、堪察加半岛、符拉迪沃斯托克及哈桑、哈巴罗夫斯克等地区。
在开展对外经济联系方面,苏联还面临不少问题,如官僚主义、合资企业优质原料短缺、有关合资企业的立法还有待完善等。苏联在加速对外经济科技联系方面已迈出了有重大意义的头几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