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各有关部门协同“扫黄”坚决查处 首都书刊音像市场明显净化 各界期望毒草除尽鲜花开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22
第1版(要闻)
专栏:

  各有关部门协同“扫黄”坚决查处
  首都书刊音像市场明显净化
各界期望毒草除尽鲜花开放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张宝瑞、王蔚)全国“扫黄”战役势如破竹,已获显著战果。首都各界群众在拍手称快的同时,更期望乘势而上,继续深入,除恶务尽,杜绝“黄源”。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高树林对记者说,这次“扫黄”战役改变了以往由文化管理部门唱独角戏的状况。目前全市书刊市场普遍加强了日常管理,文化、工商、公安、邮电等各有关部门,协同作战,使北京的书报刊和音像市场得到了明显净化。他提醒大家注意,一些人在“扫黄”攻势的威慑下,已将黄色书刊转入地下。因此,书刊、音像市场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应经常化、持久化、制度化,避免“一阵风”。他表示要继续抓好北京市企业、机关、学校内部图书馆、资料室、放映点的清理工作,对那些专门制造淫秽录像、书刊和非法出版物的黑窝子,一定要“连锅端”,对那些财迷心窍,卖书号、刊号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黄色书刊、音像带的“掮客”,要坚决查处,以杜绝“黄源”。
北京东城府学胡同小学校长葛执华说,这次“扫黄”是关系到子孙后代身心健康的大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和书籍对青少年影响甚大。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性犯罪的青少年有30%是受了坏书的影响。这所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近来每周都举行介绍新书活动。这位小学校长认为,文化市场需要清理整顿,更应该着眼于建设。要用群众喜闻乐见、健康的文艺作品去代替那些庸俗、黄色的东西。他说,毒草除尽,鲜花要开放,希望作家、出版部门多写、多出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有益读物。
北京燕山出版社社长刘珂理对记者说,“精神毒品”泛滥成灾,是精神产品商品化的结果。近年来,虽搞过两次全国范围的打击非法、淫秽出版物的活动,然而,打击的“冲击波”过后不久,乌七八糟的出版物又卷土重来,甚至来势更猛,这很值得人们深思。他认为,要将“扫黄”成果巩固下去,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使清理整顿工作制度化、长期化,另一方面也要健全法制,适当调整政策,避免不法分子钻改革的空子。他建议国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出版社优惠,鼓励多出好书,同时对出坏书的出版社的罚款要跟有关人员挂钩。
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姚望介绍,“扫黄”中,他们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建立了青年文化责任区。责任区以街道为单位划分,建立文化监督岗,文化监督员经常对所负责的书摊进行检查。二是引导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读好书。最近,团市委通过举办“我读父辈最喜爱的一本书”活动,向青少年推荐了一批优秀书刊;同时开展了评选“唤起我美好回忆的那些歌”等活动,效果良好。
北京市妇联副主任董振梅说,一些教师家长看到黄色书刊充斥街头书摊,心急火焚,纷纷投书妇联呼吁“救救孩子”!去年7月市妇联开办了大众读书会,引导读者不断走向高层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