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度过低谷期 打开新局面——全国乒乓球锦标赛观后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22
第4版(综合)
专栏:体育

  度过低谷期
打开新局面
  ——全国乒乓球锦标赛观后感
观众为何寥寥无几
国家女队教头张燮林指着空荡荡的看台对记者说,这次比赛观众之少,恐怕也是创了历年全国乒乓球赛的纪录。
办体育比赛离不开观众。体育竞赛的社会功能之一是为人们提供健康高尚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的主办者往往只注意赛程编排、食宿交通、安全保卫等工作,以及如何拉赞助厂商。这些当然是办好比赛的必要条件,但若是忽略了扩大比赛影响、吸引观众的宣传工作,比赛就成了运动员自己打自己看,产生不了什么社会效益。
张燮林说:“我一看场内记者这么少,就知道观众多不起来。我们打球那时候,国家队主力输一盘,第二天报上就会有详细报道。现在可好,世界冠军输了也没有人在意。”张燮林认为,对乒乓球宣传不够是近年这项运动在国内冷落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举办这样的全国大赛,除需要加强新闻宣传外,还可多组织些有关活动扩大影响。比如在赛场外搞点我国乒乓球史和成就的展览;请乒乓球器材厂商来举办展销会;设置乒乓球游戏台吸引少年儿童来玩。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开动脑筋把比赛办得更活跃热闹些呢?(下)
本报记者 刘小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