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阅读
  • 0回复

自行车企业出路何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22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自行车企业出路何在
  景曦 林希山 王孟彦
今年上半年我国自行车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滞销形势,商业和工业积压总库存量已高达1300多万辆。而且,目前库存量仍在继续上升。不少自行车厂陷入困境。
上半年,全国共生产自行车1900多万辆,竟积压了这么多。是自行车市场饱和了吗?据估算,目前,全国自行车拥有量约为2.4亿辆,但各地差异又很大。比如,浙江省每百人拥有自行车84辆,而甘肃省每百人只有10辆。农村自行车拥有量又大大低于城市。偏远地区、农村自行车市场潜力很大。而且,原有的自行车也陆续需要更新。我国是一个拥有8亿多农民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条件和道路条件都比较落后,自行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人们的主要的代步交通工具。可以说目前自行车市场尚不饱和。每年需要更新的自行车和新增的需要量,预测近几年每年需要量为3500万辆。
既然不是饱和,今年自行车市场为什么会出现明显的滑坡呢?据分析,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去年的抢购风,使一部分消费者提前购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年的销量;第二,治理整顿,市场稳定,银行实行保值储蓄,消费者由存物转向存钱;第三,自行车质量下降,价格高,款式陈旧,消费者不愿购买。不少消费者反映:一些自行车外观粗糙,爆漆开焊,很难称心。
目前,全国有轻工部生产许可证的自行车生产厂家80多家,年生产能力达5000多万辆,自行车已转入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中,自行车企业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今年自行车积压的一个特点是名牌车高于非名牌车。消费者反映,名牌车价格高,平均每辆高于非名牌车80至100元左右,而使用材料和产品质量都差不多,一些名牌车联营厂点多,质量下降,花那么多钱买个牌子不合算。这更说明,自行车生产厂家应该切实把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放在首位。
开发国际市场,是自行车企业的一条出路。近几年我国自行车出口数量逐年增加,但出口比例还只占自行车总产量的5%,远远落后于台湾和南朝鲜。主要问题是产品款式陈旧,档次较低,质量不稳定,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看来增加花色品种、提高质量是自行车内销和出口都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自行车才能有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