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健康”新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22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健康”新解
  唐若水
过去,人们对“健康”的传统理解仅是“安然无恙”;但今天,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健康学家都一致认为,对“健康”的解释应更丰富、更全面,即除了意味着摆脱疾病外,还应包括或涉及种种心理、社会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专家们指出,健康的人除了具有强健的躯体外,同时还应具备以下“特点”:
科学的生活方式。一个“健康的人”应不沾染任何有损身体健康的恶习(如吸毒、抽烟、酗酒、赌博等),不偏食,不嗜好零食,坚持体育锻炼,有一、二种业余爱好(如音乐、文学、集邮、园艺、下棋、摄影等),睡眠充足(但不睡懒觉)。
保持心理健康。能精神饱满又愉快地投入工作、学习等活动。这就是说,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无异于“负担”的工作、学习任务在“健康者”心中已升华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乐趣。此外,他还应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有能力把自己带出沮丧、痛苦、悲哀等情绪的低谷。
有正常的社交圈。一个“健康的人”绝不可能是个性格孤僻的孤独者,他应在生活中融洽地与上司、同事、下级、邻居、朋友、亲人相处。当然这不是说他应是个完美无缺、处处受人欢迎的人,而只是说他乐于与他人打交道,而且在社交中如出现问题他又擅长调适各种关系。
关注自己的身体需要。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不生病,重要的是学会“居安思危”,经常注意到自己的身体需要和身体某部出现的变化。如,能发现自己需要更多的睡眠或休息,需要变换食物品种,需要增加锻炼等,并对此及时作出反应(如求医服药或改变生活习惯等)。当然,我们也不必走向极端,时时无病自扰,但要知道,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漠不关心者中很少有长寿的。
积极的人生观。如果把“健康”作更深刻、更广义的理解,那还应包括进取心和事业心,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丽的赞赏,对真理的追求,对伟大的敬畏以及对弱者的尊重——这就是说,他的所作所为是和他的基本价值观完全协调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