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留下历史的真实——简介《严戒一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22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留下历史的真实
  ——简介《严戒一日》
由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发起征文,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戒严一日》丛书,近日就要与读者见面了。这部分上下两集共60万字的作品,忠实地记述了前一时期发生在首都北京的那场惊心动魄的事件始末。
该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事件和情节的真实性。作品记述的是由戒严部队各级官兵、公安武警指战员亲身经历的真实的历史瞬间。
如某部上校团长艾虎生,率团队风雨兼程赶到北京站,他们迎着砖石瓦块的袭击,迈着正步走到天安门广场,使军人的英姿威武地展现在祖国人民面前,艾虎生同志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就的《敬礼,天安门》,气势浩荡,令人热血奔涌。
某部干事李西岳的《母亲的泪》,真切感人。该文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农村老妈妈,从电视上看到了儿子受伤的情景,迢迢千里赶到北京儿子所在的医院探望,为了不给部队添麻烦,老妈妈看了一眼儿子又悄悄离开部队。在儿子面前,她没掉一滴泪。她的泪只是默默地流在火车站一隅……
《九万六千个包子》更是一曲军民鱼水情谊的颂歌。大兴县军供领导小组接到戒严部队的求援呼吁后,迅速组织人力抢包包子,全县国营六家饭店职工紧急动员,克服重重困难,一口气包了九万六千个包子。
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参加写作的,有少将衔的军长、政委、后勤部长8人,大校衔的副军长、师长13人,有广大的基层干部和士兵,也有公安干警和地方国家干部。从内容上看,从戒严之日起到向首都重要目标开进,从西单六部口抢军火到天安门广场的清场行动,从武装部门带路到市县商业部门的支援,从医疗队的救护到后勤保障,都有涉及和描绘。
作品文风朴素,叙述生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戒严一日》丛书是一部生动感人的戒严纪实,是一部珍贵的历史资料,无论你站在哪种角度上,读这部书,都会被书中强烈的感情色彩,亲切、质朴的事件陈述,令人回味的细节画面所感染、吸引。
(10月7日《新闻出版报》 白木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