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一丝不苟——记天津造纸公司的反腐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23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一丝不苟
  ——记天津造纸公司的反腐败
  本报记者 肖荻
七月十一日,天刚破晓。一辆十人轿车从天津驶出,急奔山东长岛。车上的几个人带着连日办案的疲劳,必须赶在一名转移赃款者的前边突破案情……
举报纷至沓来
今年初,经天津造纸公司纪委核实:一厂长将借用的小轿车卖给个体户,收六万元纳入小金库,严重违犯财经纪律。公司党委断然给以撤职处分并发出通报。
怎么,厂长也敢动?早就对各种腐败现象不满的职工们,纷纷举报。但一上来就是一堆硬骨头:加工纸实验厂一车间副主任鞠某,被举报受贿四千七百元,被查询时居然大怒:“少来这一套!你们能拿出证据吗?”“越硬越要碰!”详细研究了对时间、地点和情节写得一清二楚的举报信后,公司党委书记李林祥决定商请河西区检察院取证。经取证并收审后,鞠大惊失色,如实招供,又交代出一串贪污、受贿人,新的举报也纷至沓来……
天津造纸公司是个大单位,职工就有二万三千多人,下属单位有二十四个。一些人担心地问:“这样搞下去,公司先进单位的形象会不会丑陋不堪?”还有人说:“这要得罪好多人,甚至要伤害一些人……”
事情就是这么怪。谈起反腐败,人们无不义愤填膺,但一转为瞧自己的时候,一些投鼠忌器的嘁嘁嚓嚓却悄然而起。
指挥心细如发
党委书记李林祥进入深沉的思索。
怕这怕那,为什么就不怕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李林祥砥砺自己,坚定他人。四中全会决议有关坚决惩治腐败的指示更加使人猛醒。公司党委决定把反腐败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分头下去讲政策、讲法律、查证、攻心……
反腐败,的确要聚精会神去干,既不能大轰大嗡搞“运动”,又不能虎头蛇尾走过场。造纸公司与河西区检察院密切协作,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下属一个厂七个案件,双方抽出十七人分赴十三个省市取证。副经理对一个厂级干部谈话两夜。
指挥这项工作,更需心细如发。对举报检举的,他们予以保密;对坦白交待的,他们给予宽大。每一份证据,他们反复核对。到今年八月,他们为国家追回赃款达十八万元。
反腐败增强了向心力
当全公司职工看到领导反腐败确是动真的、碰硬的、干实的,情绪振奋。在资金紧缺、原材料涨价等诸多困难面前,大家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关,生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势头良好。一位交出数千元赃款的厂级干部受到宽大处理后,悔恨交加,加班工作,完成一项重大试制任务。
奋战在反腐败第一线的干部,更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本文开头所说的那几位同志,有的在连续作战中晕倒摔破头部,缝了三针坚持工作;有的母亲病故,噩耗传来直到完成任务才回家;有的水土不服,加上受暑,多次呕吐仍夜以继日地工作……
这一切,使李林祥感到,我们的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我们的职工也是好的。只要领导态度坚决,认真开展反腐败斗争,就可增强广大群众的向心力,使人们真心实意靠拢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