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无限风光在桃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24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无限风光在桃山
  傅刚 冯泰
十年前,北国桃山林业局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桃山穷,桃山苦,能人不落桃山户”。当时,黑龙江省伊春林区在“大木头”挂帅的思想指导下,年复一年地生产原木,资源危机、经济困难的局面已经初露端倪。身在其中的桃山林业局也难逃厄运。国家要木材,地方要税利,万名职工要饭吃。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到一九七八年底累计亏损近五百万元。
十年后的今天,桃山林业局已跻身于国家二级企业行列,成为黑龙江小兴安岭上的一颗明珠。十年巨变,原因何在?桃山人说,是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晶,是林业带旅游,旅游促各业的结果,走上了繁荣林区经济的一条新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东风吹到了小兴安岭,桃山人也很快活跃起来。
“我们林业局有十八万公顷地盘,四季都有大自然赋予的北国林海特有景观,可以发展旅游,为什么非盯着砍几根大木头不可?”“发展旅游,可以广交朋友,沟通信息,吸引外资、技术和人才,还可以扩大外贸出口,有百利而无一害。一业促百业,何乐而不为?”一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大讨论,使桃山林业局的决策者们终于下定了决心:打开山门,发展旅游。
说干就干,在上级的支持下,桃山宾馆挂出了国旅桃山支社和桃山中旅的牌子。对占地五万平方米的桃山宾馆进行了改造,院内有高楼,有平房,虹桥碧水,湖亭相映,夏秋柳绿花红,冬春冰雕处处。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他们精打细算,逐年投资,对坐落在林海深处的鹰嘴岩、相思山、悬羊峰、石塔青松和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逐年进行修饰;修建了滑雪场和靶场;开辟了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天然野生动物饲养狩猎场。旅游旺季,还有东北大秧歌队与游人同乐,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美国游客迪克先生在一次狩猎结束后对导游员说:“我到过六个国家狩猎,设施像你们这样齐全,营地像你们这样豪华舒适,我还没有见过。”
从一九八一年到一九八八年,桃山已接待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二万多人,创汇一百多万元;接待内宾十四万余人,收入二百三十多万元。
旅游业的发展,开通了引进外资和技术设备的渠道。他们已与新加坡、香港的客商分别达成了利用本地资源联合建厂的协议,引进西德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立地板块厂。他们先后与省内外的三十八家企业联营开发新产品。多种形式的引进联营,为桃山林业局增值二千八百多万元,利润七百八十多万元。
开展旅游,使桃山人开拓了眼界,深刻体会到增加森林资源是林业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了以营林为基础的思想,更新造林速度加快。开展旅游八年来,更新造林保存面积达四十七万亩,等于建局后十九年造林保存面积的总和。
旅游还带动了饮食服务业、交通业、旅游商品加工业的蓬勃发展。木耳、人参、松仁、鹿茸、山野菜等土特产品加工业也纷纷兴起。全局呈现出多种经营、百业争辉的喜人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