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难忘玉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24
第8版(副刊)
专栏:

  难忘玉门
  朱建华
火车出兰州继续往西北开进,入夜不知什么时辰,“噹噹”一声停在一个小站:玉门。
这就是玉门?漆黑夜,辨不清东西南北。站外早有汽车等在那里,上车一问,还有一小时路哩。汽车在戈壁滩上颠簸,像茫茫夜海一叶小舟。不多时,就见前方半空里猛然跳出一片灯海,神奇无比。同路人告诉我:这才是玉门,因为坐落在祁连山腰上,才有这番云中城的景象。
第二天一早,我才真正看清玉门的容貌:一座清静的小城。站在高处一望,山坡沟底到处可见点头翘尾的叩头机。
因为是来取经,便很快去了采油队。师傅是一位姓皇甫的姑娘,20出头的年纪,算不上漂亮,但让人感觉到一种朴实的美。
头一天就赶上夜班,我跟随她离开队部,钻进山沟。她在前用手电筒照路,夜雾裹住她健美的身影。到值班房才知,就一个人当班。活这么大,和一个陌生的姑娘夜里单独在一起还是头一次,心里总感觉有点“惶惑”。我问她:“一个人不怕么?”
她害羞似地一笑:“习惯了,不怕。”声音软软的、甜甜的,全没有我想象中西北姑娘的粗犷。
我说:“给我讲讲你们的生活吧。”
又是羞涩一笑:“没啥好讲,走,查井去吧。”
这一夜,她一刻也没闲着,取样,记录,打扫井场,擦拭机器……
“够亮了,不能歇会吗?”我说:
“一个人值班,又没人管着,就偷会儿懒嘛。”
“那怎么行?”她脸一红,又低头干活儿。
再问,便无话。
采油队的生活是艰苦的,特别是用一种胡麻油炒的菜我吃不惯。皇甫师傅便偷着给我开小灶,把我叫到她宿舍,熬一锅香喷喷的大米粥。
小屋收拾得井井有条,窗台上放着一盆盛开的倒挂金钟,有一股淡淡的香水气味儿,令人心醉,令人回味。
“你们那一定有很高很高的楼房吧?一定很热闹吧?女娃儿们都穿些什么衣服?”熟了,她的话也就多了些。
我说:“你没去过大城市吗?”
“没,连嘉峪关也没去过,真想跟你走一遭儿。”话语里透出无限向往。……
星期天,队上的男师傅们拉我们回城去他们家里作客。通勤车沿着盘山公路开进小城。他们拿出自己珍藏舍不得喝的好酒和最好的食品招待我们。我不禁生出许多感慨:这地方人与人之间心是相通的,到处可使你感到无私的真诚,无私的奉献。情感像矗立在眼前的祁连雪峰一样洁白;生活像高原太阳那般温暖;人儿像那永不知疲倦的叩头机一样憨得可爱……
时间飞快,转眼到了离去的时候。师傅们都去车站送行。
火车走了,这时,我看见迟来的皇甫姑娘,她怀里抱着一盆盛开的鲜花,哦,是摆在小屋窗台上的那盆倒挂金钟,然而我却没能带走它。
多少年过去了。无论都市生活多么嘈杂,人与人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我心中都保留着那座小城,那间小屋,那片净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