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桃李出苗圃 亦需常扶持——湖北房县四十一所中学对毕业生实行跟踪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25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桃李出苗圃 亦需常扶持
  ——湖北房县四十一所中学对毕业生实行跟踪教育
  熊瑞隆 叶章胜
“企业要对出门的产品实行‘三包’。现在,我县也有41所中学对离校的毕业生实行一到三年的跟踪教育,促其成材。”8月上旬,湖北省房县教委主任李绍鼎高兴地告诉笔者。
最先实行跟踪教育的是房县林特高中。该校女毕业生陈绪莲回到山区农村后,感到所学的林业技术远水不解近渴,生活前途渺茫。林特高中在对回乡毕业生跟踪调查中得知后,就让她三进学校,学习香菇栽培等实用技术。同时,学校还派教师上门对她进行指导。结果她摸索出“阴篷生产,地面喷水吸潮”的香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成了当地“科技示范户”。
房县教委总结了林特高中的做法,于去年年初作出决定,在全县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中逐步实行“离校不忘教,出门促成材”的跟踪教育,并宣布:凡是中学毕业生离校出门后的一至三年内发生违法乱纪等问题的,应视为“输送了不合格的人才”,制定出由原中学、校长、班主任负一定责任的考核制度。
房县一中采取对毕业生离校前夕逐个谈心、毕业出门后进行家访、对考上大专院校的写信嘱托、假期邀请离校的毕业生座谈并组织从大专院校回乡的学生搞社会调查、利用出差机会走访毕业生等等办法进行跟踪教育。
今年5月中旬,该校派出两名教师到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家,动员家长做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不要去参加非法组织,不要去游行、静坐。
6月上、中旬,从该校考入大专院校的18名学生回到家乡。一中召集他们座谈,请原班主任与他们交心,要求他们不串联、不信谣、不传谣,劝他们迅速返校复课,使他们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一位大学生说:“正当我徘徊在十字路口时,是母校当了我指路的母亲,不然就走错了路!”
青峰中学毕业生小金回到农村后,感到人生无望。正当他游荡街头时,母校老师来到他家,耐心地开导他,并帮他联系单位,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他很快贷款办起菌种场,一年多时间,他除还清贷款、家里盖起新房外,还帮周围农民发展起黑木耳生产。
沙河中学一位毕业生回到村里后,想对当地耕作制度进行改革,但遭到家里老人和邻居的反对。母校教师得知后,立即登门予以支持,帮他请技术辅导人员,提供有关资料。他成功地探索出半旱式栽培法,使麦、稻单产翻了两番,被同村人称为“新农民”,父母听见后乐得合不拢嘴。桥上中学与当地团组织一道,组织近两年回乡的毕业生学习山区实用技术、开展义务修路、帮贫致富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目前,在回乡的中学毕业生中已有20多人入了团,30多人担任了村组干部,110多户家庭脱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