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一位公正无私的老将军——深切怀念张南生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27
第4版(综合)
专栏:

  一位公正无私的老将军
  ——深切怀念张南生同志
  杨白冰
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张南生同志,与世长辞了。我肃立在他的遗体面前,凝望着他那安详的面容,不禁悲从中来,心情沉痛。南生同志的逝世,使我失去了一位老领导、好师长。
在半个多世纪里,我曾多次在南生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我们长期相处,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即使不在一起工作的时候,我们之间也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只要有机会,我就去看望他。每一次接触和无拘无束的交谈,他都给我以启示,给我以教益。现在,南生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对我的教诲、帮助,使我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南生同志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一生。他对党怀有无比深厚的感情。就是在他弥留之时,仍然热切地要求学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文件,并让身边工作人员反复地朗读军委邓小平主席的讲话。老将军处于生命垂危之际,最关心的依然是党和人民的命运。党的声音,给了他莫大的安慰,他是毫无牵挂地离开我们的。前辈革命家的这种爱党爱民的崇高品德,光照千秋,感人至深。
南生同志对党的深厚感情,是在他一生的奋斗和追求中培育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在漫长的革命生涯里,他历经坎坷,对李立三盲动路线、王明“左”倾路线、张国焘分裂主义以及十年动乱有着切肤之痛;而对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的英明正确,有着深切的感受和体验。他从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确立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线、四项基本原则,才是唯一正确的立国之本。另一方面,南生同志长期认真地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的好学精神在他红军时期的日记里就有翔实的记载。抗战时期,他更是勤奋地挤时间学习,始终保持着酷爱学习的良好习惯。革命实践的锤炼和持之以恒的学习,使他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虽历经风浪,始终保持了鲜明的党性和坚定的革命立场。
南生同志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高级领导者,有着极为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我曾经从他的言传身教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难以学到的宝贵东西。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一二九师的连队政治工作,在邓小平政委的领导和关怀下,进步很快,并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曾任组织部长的张南生同志在这方面也多有建树。南生同志的组织指导工作做得很有章法。他首先大力协助办好师政治工作干部训练队,亲自讲授支部工作和干部工作课程。通过教学相长、集思广益的路子,吸收学员(都是来自连队的政治指导员,或团、营的政工干部)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建议,反复地精心修改形成了《连队政治指导员工作暂行条例》、《支部组织与工作暂行条例》、《救亡室工作暂行条例》(救亡室相当于现在的军人俱乐部)和《朱德青年队与各级青年组织暂行条例》等四个基本文件,使部队的政治工作有了依据。推广执行这四个条例的工作,也是从逐级办学习班着手的。南生同志经常和我们深入到连队去了解执行情况,总结经验,通过专业会议和部队报刊宣传等方式,引导连队政工干部加深理解这几个条例的精神,发扬成绩,纠正偏差,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从而加强了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开创了连队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南生同志是善于执行党的干部政策的模范。凡是和南生同志有过工作关系的人,包括军外的同志,都愿意亲近他。他关心人、体贴人,是干部的良师益友。因此大家都尊敬他、信任他,谁都愿意向他倾诉心里话。他对干部的了解既深入又全面,对干部的基本情况非常熟悉,可以说达到了了如指掌,尤其是对干部的长处、功绩记得最为清楚。他经常善意地帮助有毛病的同志改正缺点错误,大家欢迎他那设身处地、对症下药的思想工作,因此当年的一二九师组织部成了“干部之家”、“党员之家”。
南生同志热心于干部教育,在提高干部素质方面费尽了心血。我们一二九师有些干部曾经存在怕进学校学习、怕进轮训队进修的心理,理由是:“我没有犯错误,为什么调我去学习?”对这些同志,南生同志以满腔的热忱和最大的耐心,做了大量的说服教育工作,使他们改变了这种错误观念。这些同志后来在学习中表现都很出色,体会到了学习的益处,成为学习的积极分子,到部队后又成了兴学办学的带头人,从而在部队逐步培养起一股学习求知的风气。
南生同志对干部的培训是富有远见的,在节骨眼上他能组织起坚强的干部队伍以满足斗争的需要。1942年是敌后抗战最严峻的时期,当时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首长按照敌进我进的战略意图,决心在太行区周围立即建立起一批政治坚强而又精干善战的武装工作队,深入到敌人的格子网地区进行政治攻势,以粉碎其蚕食政策,扩大解放区。南生同志坚决执行刘、邓首长的指示,很快从抗大六分校(前身是一二九师随营学校)调出储备的干部作为各个武工队的基础,再由军分区调配一些班排长和优秀战士予以充实。于是,这一批武工队当年春天就纷纷战斗活动在敌人的心脏地区,对扭转当时根据地的危险局面起到了很大作用。解放战争时期,形势发展很快,军队成倍成倍地壮大,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大量干部的需求问题。南生同志在这一个时期,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
列宁曾经指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组织工作的重大意义。我国革命的胜利,人民政权的巩固,都证明了党和军队必须拥有数量众多的优秀的组织家。南生同志热爱党的组织工作,勤勤恳恳,不求名利,为保证党的任务的完成,一次又一次地做出了贡献。在他的身上,充分地显示了一位杰出的组织家的才能。
南生同志对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非常重视,并且能根据不同时期和部队的不同条件,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和发挥。前些年,我兴致勃勃地读了他的《一个红军战士的日记》,更加清楚地看到,他在自己的工作中,始终贯串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55年前,他就记下了当时我军领导同志关于政治工作的一些精辟论述。比如,毛泽东主席讲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朱德总司令讲的:“我们过去所得到的成绩和胜利,都是党和政治工作领导的,如无此则不能成为红军”;周恩来副主席讲的:“我们要用政治的领导,特别是党的领导,使支部真正成为模范和核心”;王稼祥主任讲的:“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是战斗力的原动力”等等。我军当时领导人所讲的关于党的领导、政治工作的地位、党支部的任务等重要论述,一直是南生同志所遵循的指针。他之所以能在政治工作上不断地取得新经验和新成就,成为我军政治工作专门家,这完全是由于他具有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好学风。南生同志在坚持党性原则下的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很好学习。
南生同志不仅精通政治工作,指挥作战也很内行,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他戎马一生,转战南北,多次负伤。作为政治委员,他参与指挥过许多战斗和战役,身经何止百战。游击战和运动战,小部队作战和大兵团作战,硬仗和苦战等等,他都经历过。长征途中,在石板河一带阻击敌军,恶战了三天三夜,保障了我军主力安渡金沙江。抗日战争中,他领导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支队,在太行山东侧的邢台、沙河、磁县一带点燃了游击烽火。在上党、邯郸两大战役中,南生同志的政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在改造起义部队方面,他推行启发阶级觉悟的诉苦运动,走群众路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49年,他领导改造绥远起义部队,又发展了有领导的群众性的自我教育,使广大官兵思想面貌焕然一新。抗美援朝中,他参与指挥的夏季反击战取得辉煌胜利,有力地推动了停战谈判。面对一连串的战功,南生同志依旧保持谦虚谨慎、兢兢业业、平易近人的老作风。每当有人提及上述战绩,他总是说:“没有党中央的领导,哪能有这么多这么大的胜利?功劳应归于党,归于毛泽东思想。要是没有党和人民群众,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都无法施展。”
南生同志是我军一位优秀的成熟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他和蔼可亲,而又坚持党性原则。在平时党的生活中,他总是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来要求自己。他善于团结干部,在处理干部事务上,一切从革命利益出发,坚持原则,正派公道。在政治问题上,他从不含糊,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始终与党同心同德,保持一致;对于搞阴谋搞分裂、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人,他毫不留情,总是坚决与之斗争。因此,他受到广大官兵的爱戴、尊重和信赖。他的群众观念很强,特别重视搞好军民团结。他所率领的部队纪律严明,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在物质生活上,他直到晚年仍保持朴素、淡泊、勤俭的老作风。近几年来,他还拿出自己的稿费,捐助家乡办学,资助北京军区政治部机关幼儿园,表达了老将军关心下一代的一片深情。南生同志虽然走了,但他为革命所作的贡献和留下的许多高尚品德,将永远记在历史的光荣簿上,永远记在人们的心里。
张南生同志公正无私的风范是不朽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