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宋平来到大别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28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通讯

  宋平来到大别山
  新华社记者 沈祖润 本报记者 张振国
十月十七日傍晚,鄂皖交界处的一个偏僻深山区热闹非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组部部长宋平来到安徽省金寨县南溪区。在区委门口,自发地聚集起来的数百名农民群众以一阵阵的热烈掌声,欢迎宋平同志前来看望他们。宋平同志一再深情地说:“向老区人民问好!”激动的人们久久不肯离去。
十月十六日,宋平到安徽省调查研究,第一站就到了位于大别山区、对中国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的金寨县。他了解到这个县在战争年代有十万英烈捐躯后,就动情地对随行人员说:“人民的江山来之不易啊!老区人民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当去看望看望他们。”
午后,一辆中型客车从金寨县城出发,向大别山深处驶去。宋平听说这个“将军县”仍有一些农户没有摆脱贫困,焦虑地问同行的六安地委书记何宗新:“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区人民加快脱贫致富?”
何宗新回答:“我们正在实施一项一一九工程。”所谓“一一九”工程,是金寨县委提出的,组织一百多名科技人员承包十多个开发项目,扶持全县九千多个贫困户三年内脱贫。“一一九”是火警电话号码,县委借用它,是为了“警钟长鸣”。
“到最偏僻的乡村去,看看这个‘一一九’工程实施得怎么样?”宋平说。
客车沿着弯弯山道行驶了近六十公里,途经南湾乡南湾村,宋平同志下车,走进村子串门,既访了贫困户,又看了富裕户。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围拢来了,宋平亲切地与乡亲们握手交谈,并抚摸着一个个儿童的胖脸蛋。幽静的山村这时格外活跃,乡亲们都热烈鼓掌欢迎他。
庙湾村的一位老农带着全家六口人栽桑养蚕,今年收茧二点八担,仅蚕茧一项就人均收入八百元,家里还养十九头猪。宋平握着老岳的手说:“你是勤劳致富的典型,自己富了还不够,还要帮助贫困户!”老岳连连点头。
竹畈乡邓楼村,坐落在海拔五百四十米的高山上,原来是全县闻名的穷村之一。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农民在科技人员指导下,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全村在山上栽下数百亩桑园和果林,今年全村人均收入八百多元。
宋平以这个村为例,对南溪区的基层干部说:“看来,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也离不开科学技术。”
南溪区委书记周益先对宋平说:“区委确定了脱贫致富‘三自’原则:自信、自立、自强。”宋平说:“这就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应该振奋革命精神。”
宋平详细了解了“一一九”工程在南溪区的实施情况,在参观这个区的桑园、缫丝厂后,周益先告诉他,在科技人员的帮助下,我们选择了“蚕工商一条龙”的发展路子,目前已兴办缫丝、绢纺、丝织等八个企业,今年八个企业产值可达二千万元,利润二百万元,仅此一项全区人均近百元。
金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同志也汇报说:“一一九”工程,在全县虽然实施仅两年,今年总收入就可达一千四百万元以上,被扶贫的七千零三十户,人均增加纯收入可达一百九十元左右,两年摆脱贫困。
宋平听后高兴地说:“科技人员下乡,科学技术进山,老区发展加快了!”
直到日落西山,宋平才离开南溪。这天,他返回县城时已是晚上七时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