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搞“金钱外交”搞“两个中国” 台湾当局受到岛内舆论抨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30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搞“金钱外交”搞“两个中国”
  台湾当局受到岛内舆论抨击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台湾当局最近为同一些国家“建交”、“复交”而“拿钱买外交”和明目张胆地搞“两个中国”的行为,在台湾岛内引起了各种议论。一些舆论讽刺和抨击了台湾当局的这些做法。
台湾当局近期与格林纳达、利比里亚和伯利兹“建交”或“复交”时,台湾报纸上都曾引发过对“金钱外交”的争议。《中国时报》报道说,宣布与利比里亚“建交”后,台湾当局“正喜孜孜地准备接受掌声时,却发现大家的注意力全摆在传闻中的巨额贷款,不免感觉不是滋味”。这家报纸说,尽管台湾当局一再否认为实现“建交”付出了2亿多美元代价的传闻,但民众并不相信,多数人认为“无风不起浪”,何况花钱买外交对台湾而言绝不是第一次,因此就算没有2亿美元,大概也花了相当一笔代价。这家报纸还报道,一些人为此指责台湾当局为了外交而充当“散财童子”,“这种‘冤大头’值不值得做?”
台湾的一些舆论对当局为与一些国家“建交”、“复交”而不惜制造“两个中国”的行为提出了指责。据报道,台湾的女“立委”吴淑珍在“立法院”向“行政院长”李焕、“外交部长”连战提出质询时认为,台湾在同格林纳达、利比里亚和伯利兹“建交”之前,“都知道这三国与中共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伯利兹的外交部甚至公开宣称,他们采取‘两个中国’的政策”,因此她认为,这次所谓“外交突破”的“主要关键在于”台湾当局“能够在‘统一的中国’之外寻找台湾的前途”,“以正式建交的形式来确认台湾海峡两岸为两个主权的事实”。吴淑珍提出,李登辉“总统”虽然声称“台湾的前途,绝不能独立于统一的中国之外”,“但国际政治的现实明明已显示‘台湾的前途,独立于统一的中国之外’”。她讽刺说,“难道台独(在台湾)真的是‘能做不能说’?”台湾《联合报》也就伯利兹外长公开声称采取“两个中国”的政策发表社论说,“‘两个中国’一语,对绝大多数海内外中国人而言都会有一种如刀刺心的疼痛;因为,这不仅代表国家的不幸,民族的悲剧,更还是几乎每个人都直接间接,或多或少的受到过的创伤。”
台湾还有一些人士从国际大局出发,给台湾的这些所谓“外交突破”泼了冷水。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发表文章指出,不能视与格林纳达建交为“外交突破”。他说,“由于国际政治(甚至经济)大势所趋,我们的‘友邦’愈来愈少,是事实上无容讳言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