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阅读
  • 0回复

富而思乐——北京昌平县争当体育先进县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30
第4版(综合)
专栏:体育

  富而思乐
  ——北京昌平县争当体育先进县见闻
经济发达国家中齐全的体育设施、丰富的体育生活,令不少国内出访的人羡慕。其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也一定会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北京昌平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昌平县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基础教育搞得不错。现在这个县的体育工作也大步赶上来,很可能成为继顺义、通县之后北京第三个体育先进县。
评选体育先进县是国家体委组织的一项活动,它对推动我国广大农村和县城群众性体育开展有着重要意义。这项活动每两年评选一次,已经评过两次。
昌平县体育以自行车运动著称,这大概与多年前兴建的长达30多公里的京昌公路有关,在这条笔直平坦的公路上曾多次举行全国公路自行车赛。昌平县有一个出名的“自行车迷”杨桂林,这位城关镇干部全家五口都迷上自行车运动。他每年都举办自行车赛,除了吸引本县成百上千名爱好者参加外,还引来国内不少高手助兴。昌平县还培养出了为我国在汉城亚运会上夺得金牌的自行车运动员汤学忠。
如今,昌平县城新添了一座外形壮观、能容纳6000多观众的现代化自行车赛场。明年亚运会赛车场自行车赛就在这里举行。
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体育活动大军当中,是昌平体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记者在半山区的香堂村见到,这个只有2000口人的村子竟自己用推土机在村头废地上推出一座挺标准的田径足球场。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山介绍说:“我们村去年人均收入2500元,集体公共积累增加。我们觉得有了钱只注重物质生活是不够的,要过上高质量的现代化生活,还必须把精神文化生活搞好。体育对于提高人的素质、搞好生产的促进作用可不能低估。”
张文山一不会打球二不爱唱戏,却带领大伙先后建起有戏台的大礼堂和体育场。村里篮球队还特地从城里聘请来教练指导。现在村里业余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采,再也见不到耍钱(赌博)、打架斗殴的。
据昌平县体委统计,全县40万人(农业人口有70%)中,每周至少三次参加体育活动、每次不少于20分钟的人数,多达14.5万人,占总人口36%。其中县职工干部中体育人口的比例达69%,这同经济发达国家体育人口比例差不多了。在全县中小学学生中,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人数为90%以上。来此地参观的人发现,这里农村的青少年比北京城里的同龄孩子身体壮,身高也不差。
昌平县体育工作成效大的一条主要经验是,党政领导重视体育工作。1988、1989两年,县委常委和县政府开了8次会专题研究体育工作。县长张耕为解决县体委新建体育中心的用地,亲自出面做有关单位工作,使难题圆满解决。县里为了培养体育教师,由县财政出资送代培生到北京体育师范院校学习。每逢春节,县领导慰问各界人士时,总忘不了看望体育系统的干部职工和运动员、教练员。今年,昌平县财政支出人均体育经费已达1.27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昌平县目前正计划借明年亚运会的东风,让体育活动开展更上一层楼。本报记者 刘小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