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阅读
  • 0回复

少数民族干部迅速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30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少数民族干部迅速成长
  华菊仙
改革开放10年来,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很快,比重也大大增加。到1988年,少数民族干部已达184万人,比1978年的78.9万人增加了10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75万人。少数民族干部在全国干部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4.76%提高到1988年的6.06%,朝着同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大体相当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少数民族干部素质也有很大提高。现有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基本上是建国以来成长起来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正规学校培养出来的。不仅有一批从高等、中等院校毕业的少数民族青年进入干部队伍,原有的干部也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到大中专水平。据1988年新疆、内蒙古、宁夏、广西四个自治区对党政领导班子中民族干部文化程度的统计,区党委班子均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区政府班子均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在少数民族干部中,专业技术干部已占总数的62.7%。这比1981年的30%,有了很大提高。
1983年机构改革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按干部“四化”方针调整配备领导班子,使得一大批年轻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1988年少数民族县以上干部已达45000人,形成了以中青年干部为主体的梯次年龄结构和新老干部合作交替的正常格局。专业也由过去的文史哲人才为主的较单一的结构,发展为现在工交、科技、文卫和农林都作一定组合的结构。
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各级人大、政府领导班子中逐渐成为主体。据宁夏回族自治区1988年统计,在区人大、政协、党委和政府的领导班子中,回族干部占60%以上。回族聚居的同心、泾源、海源、西吉、固原、吴忠、灵武等县、市的县长、市长都由回族干部担任。1987年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三个自治州的五大班子中,少数民族干部占76.3%。
目前,少数民族干部数量仍然不足,政治、业务素质也亟待提高,特别是那些文化教育事业处于后进的地区尤为突出,领导干部中“青黄不接”的现象极为普遍。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仍然是当前民族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