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阅读
  • 0回复

《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评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0-30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评介
  王梦奎
新近由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况浩林著《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部颇具特色的经济史著作,也是一部比较好的经济史教材。
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近代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虽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不到10%,但据1982年人口普查,其绝对数有6700余万人,分布地区很广,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0%。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史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一大缺憾,就是经济发达地区、汉族经济研究多,而经济落后地区、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少。况著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并把它作为我国近代经济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全书十二章,除第九章集中讲少数民族经济外,另有四章立有专讲少数民族经济的节,其余章节也有论及少数民族经济的。这当使读者了解在旧中国还有一个比常人所知的更为复杂也更为落后的广袤的世界,尽管这种研究还是初步的,但其开拓之功应该肯定。
“史”和“论”结合得比较好,是这本书的又一个特点。“史”和“论”的关系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毫无疑问,作为史学的一个分支,经济史著作以经济史实立论,用史料来说明问题。这就要大量研究和援引史料,但研究的深入则有赖于正确的理论指导。本书既掌握必要的史料,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从而实现了“史”和“论”的统一。本书关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特征的分析,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分析,关于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性质和作用的分析,都是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作者以坚定的立场,鲜明的爱憎,确凿的史实,强烈谴责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鞭挞了封建主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揭露了官僚资本主义对人民大众的掠夺;同时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的必然性及其伟大胜利,说明了中国何以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样,读者从书中得到的就不仅是经济史知识,而且是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在近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民族虚无主义甚嚣尘上的情况下,作者能够写出这样的著作,是难能可贵的。
选用资料适量,既不失之繁琐,又不过于简略。在撰写方法上夹叙夹议,既有概括性的统计资料,又有典型材料。在若干重要方面,如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经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以及资源委员会的活动等,都吸取了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选用了最新的和比较准确的资料。这些都是这本经济史著作的优点。
这本书也有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是框架和体系缺乏创新。我想,如果能够在篇章布局、资料剪栽和叙述方法上刻意创新,使作品增加可读性,一定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在内容上,对于革命根据地经济政策讲得多,经济状况讲得少;对于诸如解放区同国民党统治区的贸易、解放初接管大城市的经验等问题,未能给予应有的注意。也有某些提法值得推敲,如第一篇“中国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1840—1894年)”,这里的“化”,似乎应该是“开始”。又如对清初所行“摊丁入亩”制度,作者只看到其削弱封建国家对人民直接控制的进步意义,未能顾及其刺激人口膨胀的消极影响。对于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论述,还显得有些单薄粗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