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他们热爱中国——莫斯科的回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05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友谊之花

他们热爱中国
——莫斯科的回忆
郭景哲
我终于到了莫斯科,那是在不久之前。庄严肃穆的红场和列宁墓,克林姆林宫斯巴斯基塔上的红星,清新的空气,整洁的街道,都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然而,更使我难忘的是苏联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人民友谊长存 那是中国科技展览会在莫斯科举行的日子,一天上午,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在儿孙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前来参观。他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脸上绽露笑容,不时对展台边的中国同志说:“中国变化太大啦!进步真快,了不起!”这位老人叫瓦西里,50年代曾作为苏联专家在中国工作4年。他满怀深情地对我们说:“在中国工作期间,我同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合作得非常好。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吃苦耐劳的品质给我印象最深,至今记忆犹新。”说到这里,老人指着胸前一枚闪光的勋章说:“1960年,在我们回国前夕,尊敬的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设宴饯行,是他亲自为我戴上这枚中苏友好勋章。回国20多年了,我一直珍藏着它,这次来参观中国展览才特地把它戴上。”听了老人的叙述,我们对他顿生亲切敬佩之情。尽管中苏关系在过去年月出现过曲折,在那困难的岁月里,他也经常向下一代介绍中国古老的文明和善良的人民,他同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始终没有改变。当他得知中国科技展览会在莫斯科举行的消息时,尽管体弱多病,也兴致勃勃地带领儿孙三代参观展览。看到丰富多采、琳琅满目的中国科技新展品,老人赞不绝口,流连忘返。他激动地说:“看了展览会,我重新发现了中国。经过1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腾飞了!我祝贺你们。”老人说完,提笔在留言簿上写道:“中苏两国人民友谊长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他的小孙女也在留言簿上留下这句话:“我也喜欢中国。”
想念友好的中国人民 在莫斯科,我结识的第二个苏联朋友,叫留德米拉·玛琴柯,是莫斯科电台的新闻记者。她衣着素雅、款式大方,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闪现着温暖的友情。因为是同行,我们一见面就像老朋友那样聊起来,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滔滔不绝地向我讲述在中国度过的美好时光。去年,她到北京语言学院进修。雄伟的天安门、宽阔的广场,以及壮丽的故宫、长城、天坛等名胜古迹给她留下美的记忆,朴实憨厚的中国人民,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更使她终身难忘。玛琴柯激动地说:“今年春天,我结束在北京的学习返回莫斯科,想不到第二天我竟在房间里哭起来了。一时间丈夫和孩子都楞了。我告诉他们,我想念北京,想念友好的中国人民。”说到这里,玛琴柯又破涕为笑了……
玛琴柯在北京学习期间,还到我国一些地方参观访问,耳闻目睹了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她说,她在展览会上见到丰富多采、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国产品,仿佛又回到中国,漫步王府井大街。告别时,玛琴柯握着我的手,悄声说:“中国的山水非常美,中国人民非常友好,说心里话,在我的心里中国已是第二故乡……”
为友好交往服务 莫斯科第十一汉语中学学生马克西姆、阿尔乔姆和阿列克谢是我在莫斯科结识的最年轻的苏联朋友。我同他们初次见面时,他们用不很流畅的汉语说:“中国同志,我们用普通话与你交谈,好吗?”我感到惊讶,又感到亲切,忙说:“欢迎,欢迎!”他们告诉我,学校的中文教师是从北京来的,教得很认真……”我好奇地问:“中国的汉语很难学,方块字又难写,你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话呢?”他们你看我,我看你地朝我笑笑。阿尔乔姆说:“我们爱伟大的中国,我们学好汉语,将来可以为苏中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服务。”马克西姆接过来说:“我们的长辈曾在中国工作过,与中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家中至今陈设着一些中国工艺品。先辈们经常对我们谈到中国。文明古国在我们心里留下美好的印象。近年,苏联报刊杂志介绍中国情况的文章多起来了,更使我们增加了对中国的感情。”阿列克谢说:“这几年,我同父亲经常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俄语节目,它是我认识中国的窗口。中国悠久的历史、锦绣的河山、改革的成就……都吸引着我。我决心学中文,以便将来到中国去。”这三位朝气蓬勃的年青人每人带着一本俄汉字典,遇到困难就翻字典查找。告别那天,他们紧握我的手说:“我们永远是朋友!”回到北京不久,我收到他们用中文写来的信,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中国的爱——“我爱伟大的中国,我们渴望有一天到北京深造,将来服务于中苏两国人民。”
(附图片)
两代人(摄影)〔苏联〕瓦列里·科瓦廖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