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新歌妙舞《华清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09
第8版(副刊)
专栏:

新歌妙舞《华清池》
章诒和
帷幕拉开:在《秦王破阵舞》的金戈铁马中,所谓盛世明君李隆基正以全身心陶醉于他的中兴业绩。
大幕渐落:在渔阳鼙鼓的隆隆声中,“风流天子”李三郎,仓皇而艰难地踏上西蜀险途,一步一凄凉。
最近在京演出的川剧《华清池》(陈明星编剧、四川省绵阳川剧团演出)。
《华清池》写的是人所共知李(隆基),杨(玉环)爱情故事。它的独特之处则主要体现在艺术构思上对戏剧原型的超越。李杨戏在我国流传久远,但帝妃之情一旦碰击到政治,得出来的结论只能是“女人误国”。关于帝王爱情与政治关系的争论,一直延绵至今。《华清池》创作的高明在于绕开这个难题,从题材上就跳出了原有模式。在戏里,李杨爱情和安史之乱都不那么重要,也从根本上重新处理了杨玉环这个人物。全剧的结构中心是唐明皇和他的王朝,从李隆基的爱憎好恶,产生人物的亲疏远近和情节的悲欢离合。杨贵妃的丰姿醉态、安禄山的献宝朝贡,李适之的以死相谏,无不是为着一个皇帝,而皇帝意志又决定着每个人的命运,人与人之间也只剩下一种简单、冰冷的政治关系。这样,李隆基由雄才大略、励精图治走向耽于声色、刚愎自用的性格转折,就衍化出大唐由盛至衰的社会图景。
如果说,剧本的文学描写仅仅是一付框架,那么舞台演出才是剧作的真正血肉。甚至可以说,作家的创作意图基本上是通过歌舞性来实现的。杨玉环以玉笛击落群花的无声语言,诉说出内心的妒意哀情;妖冶的胡女狂舞,无疑是对安禄山丑恶灵魂的表露;包括那金銮殿上百鸟朝凤式的灿烂场景和长安城外充满肃杀之气的骑兵队列,也分明映衬出安史之乱前后李隆基截然不同的两种心绪情态。诚然,歌舞的强化使观众对人物的精神特征只看到一个粗略的概貌,对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或许也不可能认识得非常深刻细微。但是,强化的歌舞却给今天的观众以强烈的印象、强烈的感受,并满足他们强烈的娱悦欣赏要求。我一向认为,中国戏曲艺术应该具有一定的思想内蕴,但不应也不可能负担过多,因为那么做,势必会抑制乃至扼杀它“以歌舞演故事”的美学本性。
歌舞川剧《华清池》在成都、绵阳上演已逾百场,青年人极为欢迎。理论界却有争议。有些人说它好,有些人觉得把霹雳舞、紧身衣、管弦乐、电子激光都掺和进来,有点“过分”、“出格”。这里,我只想说一句:当戏曲从危机的警界线跌入死亡谷的时候,有谁能搞出思想性艺术性都有苗头的剧本抓住观众,就得承认谁有点本事。就值得大家关注,去研究总结他们的经验。(附图片)
廖雄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