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彩电问题(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16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生活面面观

一年前,一张彩电票可以卖几百元、上千元;一年后,彩电竟大量积压。市场疲软,彩电首当其冲。不少消费者在议论——
彩电问题(上)
本报记者 皮树义
彩电又成了问题
这一次,不是消费者为买不着彩电而苦恼,而是厂家为卖不出彩电而发愁。一年前,彩电还是中国市场上最紧俏的商品,有人甚至为得到一张彩电票而花费几百元、上千元。一年后,彩电成了市场疲软中首当其冲的商品,尽管一台台彩电在商店柜台上“声情并茂”,尽管有的商店让利销售,买一台彩电,或送石英钟,或送毛毯……可是问津者并不多。
据统计,到9月底,工业库存彩电140多万台,商业库存60多万台,共计200多万台。仅以一台2000元计算,就积压资金40多亿元。一些彩电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陷于困境。
风云突变,彩电又一次引起人们的议论;由热变冷,彩电又一次引起人们的思索。
彩电市场怎么了?
到1988年底,全国彩电普及率:城镇每百户44台,农村每百户2.8台。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彩电需求量(按1988年价格)为1400万台,国家计划安排生产860万台,供需缺口540万台。然而,现实却是彩电大量积压。
彩电市场疲软与当前整个市场疲软有共同的原因:治理整顿,控制需求,见了效应。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城镇3万余户居民家庭货币收入调查,上半年家庭生活费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下降2.6%;银行开办保值储蓄,前8个月就吸收了900多亿元的居民储蓄;加之去年的盲目抢购,一部分购买力提前实现,这些因素导致了今年社会购买力的下降。市场平稳使消费者心理趋稳,冷静选购,甚至持币待购,也是一个因素。
彩电市场疲软也有其特殊性。从今年2月起,国家对彩电实行专营,同时征收特别消费税和国产化基金,这对整顿彩电流通秩序,制止转手倒卖,抑制过旺需求,稳定彩电市场,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始料不及的问题。
专营前,工农商学兵,大家卖彩电,全民、集体、个体,谁都可以经营;专营后,改变了混乱状况,由国营商店独家经营,但是销售网点大量减少。上海原有2000多个彩电销售点,专营后,只剩下1/10。不少地区一个县只有一两个专营点。经销彩电的商店要先垫付消费税,因而要多负担贷款利息,商业销售回扣率也不高,弄不好经营彩电就要赔钱,商店经营积极性不高。专营点少,又不愿意经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彩电销售。
征收消费税和国产化基金后,彩电价格大幅度提高。18英寸彩电提高900元,(600元消费税、300元国产化基金),二千七八百元一台,与去年黑市价相差无几,14英寸彩电提高500元(400元消费税、100元国产化基金),1800多元一台,超过了去年黑市价。在去年的抢购风潮中,消费者处于盲目状态,对黑市价格可能并不觉得太高,可是一旦市场平稳,消费者冷静下来,这样高的价格就难以接受了。原来未买彩电的消费者大多收入水平不高,面对价格相当于一个职工一两年收入的彩电,只好“望洋兴叹”。据沈阳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300户城市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到今年9月底,没有彩电的家庭占35%。在这些家庭中,主观上愿意购买彩电的占96%,其中有57%的家庭(多为中年人)由于家庭人口较多,人均收入较低,虽然积蓄了多年,但仍然不够。其余39%的家庭持币待购,等待降价。
征收彩电消费税,是我国第一次对消费者征税。这么一项重大的变革,出台时鸦雀无声,没有进行必要的宣传解释。当彩电价格包括消费税的牌子出现在柜台上时,惹来的是消费者的一片抱怨:什么消费税,还不是变相涨价!有的消费者说,有钱有势的早买了平价彩电,如今我们好不容易攒了钱,要买彩电了,却要征税。宜昌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的调查表明,相当多的消费者对征收彩电消费税和国产化发展基金有异议。
专营与消费税双管齐下,抑制了彩电市场的活跃。怪不得有人说,征税就别专营,专营就别征税,两者抓住一头就够了。
学会调节市场,特别是运用好价格杠杆,选准支点,把握力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价值规律铁面无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就是要学会运用价值规律。
国家已采取了一些措施:增加专营点,够条件的集体商店也可以销售;对商业垫付消费税的贷款给予贴息;给商业一部分贷款作收购彩电用,以发挥商业的蓄水池作用。彩电工厂也在纷纷向商业让利,采取多种手段促销。据了解,9月份彩电销售量已有所增加。
令人忧虑的是,今年1至8月进口国外彩电34.4万台,用汇近1亿美元。彩电的大量进口对已经疲软的彩电市场又是一个冲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