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勇于打破私情的网络——记优秀共产党员宫继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17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勇于打破私情的网络
——记优秀共产党员宫继平
赵相如 陈栋林
宫继平复员回来不久,当上南昌市郊进顺村党总支书记。他上任后才知道全村竟欠下10多万元的债,人均分配不足百元,许多乡亲只好去城里做临时工。他反复琢磨,要使全村富裕起来首要的是自己一心为公。
第一件棘手的事来了:铁路部门征用了村里的土地,给了200来万元征地费。村民们强烈要求:“赶快分钱!”“就按村里的人头算,马上兑现才好!”有的人急不可待。
“大家的钱大家得。”也有人如此应声。
有个老单身买了包“红牡丹”,来到宫继平家,递上了烟:“继平,分掉吧!我还要指望这笔钱娶老婆呐!”
全村有350多户人家,宫继平一家一家地做工作,说明为什么不能分钱的理由:“钱分了,吃光用光后咋办?一只鸡,让它生蛋,蛋变鸡、鸡生蛋,不是更好吗!”
大家终于明白了宫继平的用意。
就在火车站附近,一座有百个床位的简易的饭店落成了,一个皮鞋厂、家禽养殖场也开张了。全村办起了十几个为城市服务的各种工副业生产基地。当年,村里赚上几十万元。进顺人笑了,这一年他们破天荒地每户分到1000多元钱。
宫继平的岳父在一个村办加工厂干活。村里几次准备将其调到经济效益高的饭店去,都被宫继平拒绝了。有几次村里研究给少数有困难的村民一点补助,名单上有他岳父名字,送到宫继平那里他又给划掉了。他的岳父说:“我不但没沾他的光,连我可以得到的也被他搞掉了。”
宫继平的二弟是木匠。他赶制出几十张沙发要卖给村办的饭店。村里的干部绕着沙发转了一圈,笑一笑,算是拍板成交。宫继平却半路杀了出来说:“质量差,不要!”
二弟苦苦哀求,他无动于衷;二弟破口大骂,弟媳火上加油,指桑骂槐。“战火”从办公室蔓延到家门口。再好的脾气也受不了,他忍不住上前与弟弟干了一架。后来乡领导批评了他,往后没有人敢钻空子占便宜。
不光亲兄弟不认帐,就连亲娘的情也不“领”。进顺村业务大了,缺少采购员。他的亲娘推荐一个亲属让他安排。宫继平找到有关人员说:“我这个亲属不是搞采购员的料,不能要。还是公开招聘好!”事隔不久,一名有技术的待业青年被村里吸收到村办企业工作,宫继平的亲娘找到他说:“你一点都不把我放在眼里,家里人还不如外人!”
“老人家,集体的事只能从公心出发,如果都要安排自己的亲友,村里的家业就要垮哩!”
如今走进进顺村,只见一排排别致小楼房拔地而起。去年村里人均产值达到1.4万元,每个劳力平均收入3240元。
进顺村成了江西省最富庶的村子之一,宫继平不仅成了优秀农民企业家,而且被上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面对10年来的成绩,宫继平推心置腹地说:“我总觉得共产党员应当无条件地为民办事。要勇于打破私情的网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