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和同开珎”回乡记——中日古钱币交流佳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19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和同开珎”回乡记
——中日古钱币交流佳话
于青
10月9日,在日本埼玉县秩父市加藤近代美术馆举行的“日中友好古钱币展览”开幕。来自中国陕西省博物院的两枚“和同开珎”银币(见右下图),引出一段中日两国古钱币友好交流的佳话。
公元708年以前,日本国内流通的钱币,大多是从中国和朝鲜半岛流入的。日本不能铸造发行钱币,主要受限于铜资源贫乏。公元707年,位于现在秩父市的黑谷首次发现铜矿。708年1月,秩父地方上把铜矿样品献给朝廷,当时的元明天皇见之大喜。为庆贺这一历史性的发现,把同年庆元5年的年号改为“和同元年”。“和”为“日本”的古称,“同”为“铜”字的简写。日本有史书记载,708年5月铸造出第一批日本自制银币官钱,上刻“和同开珎”四字。8月又仿银钱式样造出铜钱。
“和同开珎”银钱于次年废止,只流通了一年多时间。
“和同开珎”银钱在中国境内发现,始于19年前的一次文物出土。1970年10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的建筑施工中,发现了一个唐代窖藏。共出土各类文物1000多件,其中以金银器为主,还有宝玉珍饰、贵重药材、中外钱币等。这批文物中的中外钱币包括:中国的“开元通宝”金币30枚,银币421枚;日本的“和同开珎”银币5枚,东罗马金币1枚,波斯银币1枚。还有按历史顺序搜集的一套中国铜钱。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看过这些钱币后认为,窖藏的主人是搜集古钱币和外币的爱好者,是一个收藏家。
现为日本众院议员的加藤卓二是秩父市出身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古钱币搜集爱好者。5年前在中国旅游途中,在陕西省博物院看到了中国出土的“和同开珎”银币。经过加藤先生等日中双方人士的努力,促成了这次“和同开珎”1200多年后的回乡之行。开展以来,日本人赠送给唐朝的古币重返故里的消息不胫而走,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老年人抚今追昔,对日中交流的悠久历史感慨不已。青年人则大开眼界,增长不少见识。
然而,“和同开珎”古币还有不少奥秘有待两国学者探讨。首先是“和同开珎”四字的认读。“和同”是“和铜”年号的省略,“开”字可释为“开国通行”之意。问题出在“珎”字。
中国学界以郭沫若1972年发表的观点为代表:“珎”字是繁体字“寳”字之略,“和同开珎”应读作“和同开宝”。但部分日本学者认为,“和同开珎”银币是日本最早的法定官钱,以唐朝钱币“开元通宝”为原型制造的,古人的用心在于特意回避“宝”字,而采用了“珍”字的异体字“珎”。因此,“和同开珎”应读作“和同开珍”。
其次,“和同开珎”银币可能是遣唐使带入中国的,是阿部仲麻吕?吉备真备?还是其他遣唐使,现在无法考证出携带者的真实姓名。
此外,有人认为,史载公元708年1月,日本年号由庆云改为和同,5月就制出首批官钱,这在时间上和当时日本的铸造技术上都是不可能的。“和同开珎”银币可能是在中国制造后运到日本的,或是日本请来中国铸币工匠帮助制造的等等。
尽管围绕“和同开珎”尚存许多疑问。但是,“和同开珎”是中日两国友好交流的见证,“和同开珎”回乡将促进两国人民对友好交流的向往和追求,则是肯定无疑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